满天飞雪少人行,野寺东边鹤数声。
閒淡可参仁者静,丰神已造圣之清。
尝称宫阁曾相见,不道孤山浪有名。
欲折一枝供大士,疏篱隔断水盈盈。
满天飞雪少人行,野寺东边鹤数声。
閒淡可参仁者静,丰神已造圣之清。
尝称宫阁曾相见,不道孤山浪有名。
欲折一枝供大士,疏篱隔断水盈盈。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梅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清雅。首句“满天飞雪少人行”,以雪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为后续的梅花描写铺垫了基调。接着,“野寺东边鹤数声”一句,以远处的鹤鸣作为点缀,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
“閒淡可参仁者静,丰神已造圣之清”两句,直接赞美了梅花的品格与气质,将其比作仁者的静默与圣者的清高,强调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品质。接下来,“尝称宫阁曾相见,不道孤山浪有名”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赏,指出其不同于一般所熟知的梅花形象,强调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最后,“欲折一枝供大士,疏篱隔断水盈盈”表达了诗人想要折取梅花枝条供奉的愿望,同时通过“疏篱隔断水盈盈”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梅花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宣城禢太守,相见内门前。
为问洪都士,言登孝子船。
张帆当五月,读礼又三年。
梅子经旬雨,蓬莱咫尺天。
贤哉钟子耳,寂甚伯牙弦。
自叹初倾盖,那堪在别筵。
青云从此去,丹凤睹争先。
出饯惭衰老,题诗在烛边。
朝迎龙,暮迎龙,旱火烧天龙在宫。
县官投牒石潭中,山南山北鼓逢逢。
蜿蜒跃入杨枝水,山云一缕随龙起。
龙未离山雨到城,城中三日不得晴。
明朝打鼓送龙去,愿龙十日行一雨。
种田有水刈麦乾,年年谢龙神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