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竹绕荒畹,扶疏亦成藩。
牛羊绝来往,养此幽兰根。
芳菲与众赏,何用高重垣。
况对南山色,可以倾吾樽。
插竹绕荒畹,扶疏亦成藩。
牛羊绝来往,养此幽兰根。
芳菲与众赏,何用高重垣。
况对南山色,可以倾吾樽。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野亭公杂咏六首(其六)野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中,竹子环绕着荒芜的园地,枝叶繁茂形成天然的屏障,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牛羊不再经过,这样的环境得以保护幽兰的根系,使其得以生长。兰花虽美,却不求人知,不需高墙相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强调,面对南山的美景,他愿意在此畅饮,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闲适。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燕山形势帝王州,野夫北望生边愁。
密云城上风倒起,密云城下河翻流。
昔破乌丸万骨朽,曹瞒自恃孙吴谋。
战场色惨汉时月,军门气压胡天秋。
今代全才能镇静,豪侠那复谈封侯。
青草平连古北口,材官但逞射雕手。
单于归心未偃兵,龙荒独持扫尘帚。
旌旄内转始解颜,应待铙歌报捷后。
夜来念切梦何人,皓月馀光照疏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