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
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
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
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
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
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
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寅恪对旧时园林景致的深深怀念和感慨。首句"犹记红墙出柳根"以鲜明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柳树,唤起他对往昔的回忆。然而,"十年重到亦无存"则暗示了时光荏苒,人事变迁,曾经的景象已经不在。
"园林故国春芜早"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哀愁,春天的杂草过早地占据了昔日的繁华,而"景物空山夕照昏"则通过傍晚昏暗的光线,描绘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气氛。诗人感叹自己一生中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回首平生终负气",表达了他的遗憾和失落。
"此身未死已销魂"直抒胸臆,诗人感到即使在活着的时候,心灵也仿佛已经死去,无法再找回那份曾经的情感。最后,"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尘世的疏离,决定带着凄凉的心情,独自封闭于内心的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陈寅恪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凉,展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
我诗易得君休叹,君节难攀我自知。
问会但嗟归有日,奏功方看独先时。
箫笳部曲催骄马,绵绣山川入綵旗。
莫讶黄金偏满手,平生□□是男儿。
老鹤志千里,候虫戒三秋。
此理定如何,宛在水中洲。
我师南荣去,生从知北游。
岁暮良鲜欢,不如狐首丘。
寒灯伴岑寂,河汉窗间流。
缅怀双白璧,路断水悠悠。
摩诘颇解事,好语供我求。
坐令不可遣,奄然随遇收。
归程只旦暮,妙义思赓酬。
君谓我辈人,吾匪斯人俦。
且将有限力,相与穷深幽。
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
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
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
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
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
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
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
耿耿万里心,振衣常夜半。
明星当户高,仰首每自叹。
是身固虚空,殆将等閒玩。
永怀一寸光,有之讵能散。
南山富蕨薇,采采宁待伴。
不愧郢中曲,谁报青玉案。
千载北窗风,郑声何可乱。
子职若崎岖,垢指宁与盥。
我惭老更拙,欲和知良难。
但能袭馀尘,未易窥重关。
路年与君俱,才此意少宽。
奈何舍我去,鸿鹄随骞抟。
岑楼起肤寸,万仞始一拳。
知君未易量,愿君更加餐。
亲发日益白,何以为亲欢。
以义不以时,吾君正求贤。
只欠明光宫,峨峨望君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