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睡起和韵》
《端午睡起和韵》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

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

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

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

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

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

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端午睡起和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复杂心情。

首句“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描绘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态度,只在午时饱食后小憩,不似常人般庆祝。接着“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疲惫,即使身体无恙,但听闻世事也感到心累。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回忆了诗人初入官场或某种环境的情景,只以为是短暂的停留。“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则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至端午,如同忍受炎热,时间匆匆。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可能暗指诗人并非自愿进入某种困境或环境,而是出于不同原因被迫为之。“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描述了诗人被束缚、孤立无援的状态,仿佛在牢狱中与自己对话。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可能是比喻诗人虽身处险境,但侥幸逃脱,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表达了诗人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指引。

最后,“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预示着诗人期待有一天能摆脱束缚,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遇的反思与遗憾,认为无论何处都充满了挫折与不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端午节为契机,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登重玄寺阁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0)

野居

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

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

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晏。

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

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

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

(0)

相和歌辞.相逢行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

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霸陵雨。

邂逅两相逢,别来间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

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0)

广陵遇孟九云卿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

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

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

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

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

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0)

忆张处士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

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

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0)

新政县

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

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

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

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