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伯质太守屡牍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其二》
《李伯质太守屡牍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其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律诗

满目横流忍便归,迟留初愿恐相违。

文章公已谋收局,富贵人犹羡绣衣。

沧海眼看桑树长,故山心恋药苗肥。

独嗟乞米平原客,仁祖行时尚苦饥。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丘逢甲对好友李伯质太守决定辞官归隐的深深感慨。首句“满目横流忍便归”描绘了李伯质面对世事纷扰,内心虽有归隐之意,但又对当前形势有所顾虑,担心自己的决定与初衷不符。次句“迟留初愿恐相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矛盾和犹豫。

第三句“文章公已谋收局”赞扬了李伯质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暗示他已经为官有成,可以考虑结束仕途。然而,“富贵人犹羡绣衣”则指出即使在富贵中,还有许多人羡慕李伯质的官位,反映出官场的诱惑和世人的心态。

接下来,“沧海眼看桑树长,故山心恋药苗肥”以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李伯质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深情眷恋。

最后两句“独嗟乞米平原客,仁祖行时尚苦饥”以平原客的典故,感叹李伯质在仁政时期仍需为百姓的温饱而忧虑,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面临的清贫生活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洗心亭口号·其二

青春两度寻山径,瞥眼冬初坐水亭。

试问莲池七笔里,可能勾得此无停。

(0)

题李遵道江乡秋晚卷·其三

扬子曾经三度游,但知春景不知秋。

鹊华师子仍同弆,足傲重光诩润州。

(0)

山行即景二首·其一

背阳谷寒向阳暖,平涧水渟陡涧流。

打头落叶添于昨,骋目疏林恰是秋。

(0)

长河泛舟至凤皇墩·其二

湖墩至止可维舟,今岁居然初度游。

倒影楼台依碧水,宜人霁景报新秋。

(0)

影湖楼

湖水清无滓,湖楼高有天。

快晴宜入影,是日共澄鲜。

佳句于中得,閒情率与蠲。

刘郎真可笑,海上觅神仙。

(0)

喜晴

三朝晴已定,方敢喜云然。

爱见炎蒸日,均叨广庇天。

悔予言或戆,幸此运将旋。

亟命借籽种,俾毋误晚田。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