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湖二首·其二》
《东湖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捲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开篇“雨气消残暑”,写出雨后天气回暖的感觉,暑气被清凉的雨水所消散,预示着季节的转换。紧接着,“苍苍月欲升”则描绘了夜幕低垂,明月即将升起的情景,月亮在夜空中缓缓上升,给人以宁静和清洁之感。

“林间风捲簟”中的“簟”字生动地形容了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而“栏下水摇灯”则是借助水面上的倒影来描写月光下的水波不息,给人以动态之美。

“迥野垂银镜”通过比喻手法,将山间清澈的溪流比作挂在树梢间的银色镜子,既映衬了溪水的清澈,也烘托出了山林的深邃。紧接着,“层峦挂玉绳”则形容了山峦之间缠绕着如丝绸般细腻洁白的云雾,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

“重期浮小楫”中,“重期”指的是夏末秋初之际,而“浮小楫”则写出了作者乘坐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最后,“来摘半湖菱”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撷那些生长在湖中的美丽花卉,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中。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二月二十五夜梦二弟抱其幼子款款谈家事不休觉而志哀

忆汝频年恨未平,楚天双眼泪如倾。

丸中自是成今古,梦裹那知有死生。

家计尚馀儿女态,寒暄犹复弟兄情。

觉来抚枕浑无赖,惆怅翻令百感并。

(0)

赋得汉细君

高楼凤去琐寒烟,风物江都已惘然。

胡地夜笳惊戍马,汉宫春色怨啼鹃。

乌丝老去毡房冷,黄鹄歌残毳幕前。

生入玉门犹腐骨,不知青冢草芊芊。

(0)

新秋

衰柳欲依依,晴云敛翠微。

数声惊雁过,一叶觉秋归。

愁入新纨扇,凉生旧葛衣。

可怜娇燕子,不见拂帘飞。

(0)

红白紫菊·其三

金玉堂中紫锦张,东篱今作岁寒芳。

柴桑雅淡休论此,富贵花开似洛阳。

(0)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其一

庆云五彩映江城,虎旅欢欣破浪行。

吹角阵连三岛月,挂帆风送九天晴。

珠厓港屿添新垒,琼甸桑麻遍旧营。

试向云台看姓字,千年谁更嗣徽声。

(0)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其一

仙佩当年侍冕旒,承恩来下古浮邱。

閒披逸典开名境,每与清人结胜游。

诗比国风真伯仲,化如时雨总徽柔。

玉堂明日归朝去,应记童冠几咏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