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柳欲依依,晴云敛翠微。
数声惊雁过,一叶觉秋归。
愁入新纨扇,凉生旧葛衣。
可怜娇燕子,不见拂帘飞。
衰柳欲依依,晴云敛翠微。
数声惊雁过,一叶觉秋归。
愁入新纨扇,凉生旧葛衣。
可怜娇燕子,不见拂帘飞。
这首《新秋》由明代诗人方蕖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衰柳欲依依”,以衰柳的摇曳暗示秋天的到来,柳树似乎在轻轻摇摆,表达了一种既无奈又依恋的情绪。接着,“晴云敛翠微”描绘了晴朗天空中云彩聚集的情景,翠微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色,这一句通过云的动态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数声惊雁过,一叶觉秋归。”这两句进一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大雁南飞是秋季的典型景象,它们的鸣叫仿佛在提醒人们,秋天已经来临。而“一叶”则象征着树叶开始凋零,预示着秋天的深入。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气息。
“愁入新纨扇,凉生旧葛衣。”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的情感投射到物上。纨扇和葛衣分别代表了夏季的消逝和秋季的到来。新纨扇的愁意,暗示了对炎热夏日的怀念;旧葛衣的凉意,则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凉爽秋风。这两句细腻地表达了人物内心对季节更替的复杂情感。
最后,“可怜娇燕子,不见拂帘飞。”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离去意味着一个季节的结束。诗句中的“可怜”二字,表达了对燕子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燕子不再在帘前飞舞,暗示着秋天的彻底到来,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新秋》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