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诗·其七》
《山居诗·其七》全文
明 / 法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阮]韵

背负斜阳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春云、溪流、村庄以及人声与松声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氛围。

首句“背负斜阳出西堰”,以“背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情景,赋予了夕阳一种动态感,仿佛它正缓缓地从西边的堰坝上滑落,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接着,“春云狼藉藏春阪”一句,通过“狼藉”一词,生动地展现了春云散乱、飘忽不定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春阪,即春日的山坡,此处用以隐喻春天的大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通过“过一溪桥”这一动作,引出了一个新场景——村庄的出现。随着视线的转移,人声逐渐变得清晰,而远处的松林中传来的声音却渐渐模糊,形成了一种由远及近、由静入动的节奏感。这种处理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山居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法杲
朝代:明

法杲,字雪山,出家吴门之云隐庵,以舞象之年,修瑜珈法。及长悲悔,遂弃去,修出世法,与一雨润公,巢松浸公,同参雪浪大师于无锡之华严寺。
猜你喜欢

秦楼月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

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水涵天影秋如许。

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0)

最高楼.寄谢国芳

西池草,和梦汎晴晖。几度见春归。

寒沙盟冷鸥先觉,秋江影落雁初飞。

故园荒,征路远,信音稀。笑逆旅、光阴忙似瞥。

更好染、髭须何用镊。惊夜杵、捣寒衣。

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

早归来,新酒熟,菊成围。

(0)

最高楼.寿松巢次韵

南州士,人品角番川。春动九霞筵。

皋比早志青云上,角巾晚傲白云边。

喜诸孙,兰洒洒,玉娟娟。笑七十、曲江欢未足。

笑七十、金城閒未得。吾一壑、可忘年。

金丹九转来云鹤,玉琴三叠和风蝉。

报君知,巢上老,海棠仙。

(0)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田家小小成务。

一年清景君须记,大胜草烟花雨。冰冱渚。

把一片玻璃,围护琼瑶屿。钩帘独语。

是天富吾家,地输清供,种种出奇趣。

桑榆乐,造物而今已许。一竿自惜归吕。

圭塘欸乃烟波曲,却作腐儒章句。尊有醑。

是波若神汤,世与诗同谱。谁能复古。

且池上观梅,炉中煨芋,灯下治书圃。

(0)

清平乐.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平生爱竹。到处萦心曲。一日相违人便俗。

栽满水边茅屋。谁知岁晚空山。佳人能慰荒寒。

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0)

贺新郎

陈迹空凫渚。怅繁华、等闲一梦,便成今古。

佩玉鸣銮人如画,何处为云为雨。

只明月、还生春浦。

帝子当时无穷欲,奈浮云、回首浑非故。

天有意,肯轻许。江湖襟带雄吴楚。

更翩翩、三王文采,丽章骈句。

一旦飞来韩家笔,才见龙翔凤舞。

漫千载、怀人延伫。

豪杰纷纷今谁在,笑世间、华屋争寒暑。

瀛海远,去无侣。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