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名为《忆秦娥·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这两句诗描写了梅花在寒冷的枝头盛开,仿佛挂满了瑶台上的明月。这不仅是对梅花独自盛放的生动描述,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高洁与孤寂。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瑶台月引出了“羹心事”,这里的“羹”字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而“履霜时节”则是说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行走,每一步都踏在薄霜之上,这也映射出作者在这特定时节中的孤独与哀愁。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野外的小桥下,流水发出低沉的呜咽声,而过往的行人停下脚步,让马匹也暂时休息,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孤寂。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最后两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深沉忧愁是为某人而存在的,是在为那个人停留不前,还是为了那个人的缘故去摘取花朵。这“为谁”二字,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也让读者对作者心中所思的人充满好奇。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月亮、野桥流水的描绘,以及对霜冷时节的体验,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怀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碧山瑶草骄兰荃,鬖髿五叶光芊绵。
厓欹谷转箭牙密,土膏放暖龙耕烟。
灵根不死千年在,留与丹台助岚彩。
金骨仙人石鼎浆,一呷能令寿山海。
耆峰渺渺轩辕丘,地脉沃盛徵天休。
上党新苗云液薄,深林谁复穷冥搜。
兔臼已收紫芝满,玉桃树下严司管。
青毛使鸟罢衔符,儿戏东方欲揎腕。
法星奏补三章约,轻死空求延命药。
斫桂虽无绣斧加,蹒跚已折元乌脚。
天外九衢春瑟瑟,六丁直日关梁塞。
溪畔胡麻夜起尘,落魄愁来赤松客。
扬州城上乌,傍晚城楼歇。
蔽日飞哑哑,天光乍明灭。
扬州极盛推前朝,珠帘画阁闻吹箫。
香尘细碾朝复暮,平山迤逦连红桥。
一夜神兵渡淮水,炮声震动无坚垒。
血溅孤臣旧战衣,降旗不见城头起。
雨湿沙青鬼昼哭,至少丰草埋遗镞。
饥乌不识太平年,犹想城头啄人肉。
贞女耻自媒,大儒耻自衒。
古人藏岩穴,贤声动州县。
安车聘不出,明王犹北面。
季代重制科,词章罗英彦。
士气日以靡,士心日以变。
四方窃名流,被褐来畿甸。
滥刻诗与文,彼此相夸诞。
朝暮马厩中,欲乘阍吏便。
东阁与西掖,千金重一见。
是曰通声气,不惜身卑贱。
有时关节灵,凤池叨首荐。
得意骄后生,衣钵相流传。
亦有不得志,奔竞日云倦。
譬彼倚市门,色衰遭人谴。
穷通由彼苍,岂必事攀援。
徒丧廉耻心,千秋污笔砚。
不见韩范辈,浩气留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