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锁山十咏·其八丹泉》
《九锁山十咏·其八丹泉》全文
宋 / 吕同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馀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0)
注释
觱沸:形容泉水涌动。
槛外:栏杆外面。
天柱阳:天柱山的阳光。
清音:清澈的声音。
潜波:隐藏的波浪。
灵芝:传说中的长生草。
金骨:修炼者追求的宝物。
玉髓:玉液,象征长生之药。
紫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
丹池:修炼者的修炼场所。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树。
蓬莱:仙岛。
尘:灰尘,这里指仙岛的隐秘。
朗咏:大声吟唱。
三元章:神秘的经文或诗歌。
北斗杓:北斗七星中的勺子形状。
翻译
泉水在栏杆外翻涌,源自天柱山的阳光照耀。
清澈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山谷,潜藏的波浪在寒冷的池塘中扩散。
古人在此地培植灵芝,期望长寿,它常伴着这座山。
修炼者以金骨换取玉液,白龙朝拜紫霄皇。
他们还沐浴过仙丹池,神光照亮了东方的扶桑树。
蓬莱仙境或许已蒙尘,但这泉水依然浩渺无边。
我渴望洗涤世界的纷扰,高声诵读三元的经文。
手握北斗星的勺子,舀起流光溢彩的仙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丹泉之景。开篇“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两句,生动地描述了泉水从山外涌出,其清澈透明仿佛与天上的云霞相连。接下来的“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展现出泉水流过山谷时清脆的声音,以及它在塘中形成的波纹。

诗人随后引入历史人物“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表明这里曾是古人修炼之地,充满了仙气。紧接着,“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仙境的境界,其中“金骨换玉髓”暗示了精神与肉体的转化,而“素虬朝紫皇”则是对仙灵朝拜天帝的一种美好想象。

下文“尚馀浴丹池,神光透扶桑”继续描绘仙境之景,其中“尚馀浴丹池”表明这里有剩余的仙丹可供沐浴,而“神光透扶桑”则是对仙灵所发出的神圣光芒的一种形象描述。

诗的最后两句“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愿:希望通过这清泉洗净尘世的烦恼,并且能够吟诵出那三元真经,用手中的北斗神杓引导天上的仙酒,享受那种超凡脱俗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向往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理想。

作者介绍

吕同老
朝代:宋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猜你喜欢

懊侬歌·其四

本欲阻郎去,却恐郎见嗔。

从郎游历尽,方显故园春。

(0)

题肤功雅奏图·其三

猎猎旌旗蔽远天,嘈嘈箫鼓闹离筵。

先声已播河西静,又借君王玉马鞭。

(0)

凯歌五首·其一

曾约机头玉指环,正愁边月几回弯。

今朝未信人还蚤,闺梦犹应度玉关。

(0)

春日园居

移来树色刚馀亩,占得春光满十分。

兴到邻酤能举白,诗成新柳足张军。

三三径曲驯皋鹤,摺摺墙低度懒云。

倩取东风频干当,一尊橘杏小蓝君。

(0)

游樵

为怜秋色好,信杖趁斜晖。

谷静生寒籁,山空坐翠微。

浅绿云移幔,疏红树着绯。

行行恣幽意,歌发欲忘归。

(0)

哀桂孙十绝·其三

见汝试前茅,此心为顿开。

谁知梦幻间,歌哭相随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