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纺落毛采蘋藻。
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
门前流水鸣溅溅,日暮归来自刺船。
遥山数叠作媚妩,落日断霞明晚川。
雨馀汀草涨新绿,红衣湿尽鸳鸯浴。
采莲女儿何处来,唱我春风湖上曲。
瓮头酒熟方新篘,白鱼如银初上钩。
呼儿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声讴。
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纺落毛采蘋藻。
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
门前流水鸣溅溅,日暮归来自刺船。
遥山数叠作媚妩,落日断霞明晚川。
雨馀汀草涨新绿,红衣湿尽鸳鸯浴。
采莲女儿何处来,唱我春风湖上曲。
瓮头酒熟方新篘,白鱼如银初上钩。
呼儿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声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家乡江南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纺落毛采蘋藻。" 这两句诗开篇便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同野老"指的是与田园生活相伴而居,而"自纺落毛采蘋藻"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中从事农耕和收获作物的景象。
"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 这两句表明诗人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而且还沉浸于文化之美。在清风中阅读古典文学,如《离骚》,体现了诗人的雅致情操。
接下来的几句"门前流水鸣溅溅,日暮归来自刺船。遥山数叠作媚妩,落日断霞明晚川。" 描绘了一幅晚景图画,诗人在门前的流水边上自得其乐,日暮时分乘舟而归,这些景色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雨馀汀草涨新绿,红衣湿尽鸳鸯浴。采莲女儿何处来,唱我春风湖上曲。" 这几句诗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时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最后两句"瓮头酒熟方新篘,白鱼如银初上钩。呼儿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声讴。" 描述了家中的农事和欢愉的饮宴场景,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夏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和文化素养。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
故人骨冷西樵山,不忆京华久行客。
开篇一序我少作,中有唱和郊与籍。
当时国事已可哀,隐隐诗篇各相惜。
自子之死我深居,读书十载在山泽。
岂知出游壮岁后,懒复治诗困行役。
如今衰迟似枚子,江海贩书较尤适。
吁嗟成就皆莫期,究不若子卧窀穸。
如今羡子绝年少,呕心不让李长吉。
遗诗重读辄三叹,子若生年亦发白。
乃知诗事令人老,不死相看仍落魄。
天寒高斋今夕心,书寄枚子江上宅。
相从恨不多,送我三十里。
车湖风雨交,松竹相披靡。
系舟枯木根,会面两王子。
嘉眉虽异郡,鸡犬固犹尔。
相逢勿空过,一醉不须起。
风涛未可涉,隔竹见奔驶。
渡江买羔豚,收网得鲂鲤。
朝畦甘瓠熟,冬盎香醪美。
乌菱不论价,白藕如泥耳。
谁言百口活,仰给一湖水。
夺官正无赖,生事应且尔。
卜居请连屋,扣户容屣履。
人生定何为,食足真已矣。
愆尤未见雪,世俗多相鄙。
买田信良计,蔬食期没齿。
手持一竿竹,分子长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