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似雪浑无绪。过眼韶光,者般滋味。
数点霏微,画檐飘尽向何许。
断肠堪寄,更莫问、章台路。
便折得长条,已不是、旧时眉妩。迟暮。
望天涯漠漠,忍见乱红无数。
池塘梦醒,倩莺儿、唤他重诉。却又被晓风吹去。
更凄冷、一天烟雨。算只有灞桥,几曲绾愁千缕。
似花似雪浑无绪。过眼韶光,者般滋味。
数点霏微,画檐飘尽向何许。
断肠堪寄,更莫问、章台路。
便折得长条,已不是、旧时眉妩。迟暮。
望天涯漠漠,忍见乱红无数。
池塘梦醒,倩莺儿、唤他重诉。却又被晓风吹去。
更凄冷、一天烟雨。算只有灞桥,几曲绾愁千缕。
这首清代词人钱孟钿的《长亭怨慢·杨花》以杨花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似花似雪浑无绪”,描绘出杨花飘零如雪花,却无从寻觅踪迹,流露出词人心中的迷茫与落寞。接着,“过眼韶光,者般滋味”表达了对短暂春光的惋惜,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回味。
“数点霏微,画檐飘尽向何许”进一步渲染了杨花飘散的场景,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断肠堪寄,更莫问、章台路”,借杨花寄托离愁,暗示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章台路”则增添了时空的距离感。
“便折得长条,已不是、旧时眉妩”通过折柳这一传统意象,表达出物是人非的哀伤,昔日的美好不再。“迟暮。望天涯漠漠,忍见乱红无数”描绘出词人面对满目凋零的景色,内心更加悲凉。“池塘梦醒,倩莺儿、唤他重诉”,借梦境和莺鸣来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但现实却是“又被晓风吹去”,更添凄冷。
最后,“算只有灞桥,几曲绾愁千缕”以灞桥的典故收尾,表达词人愁绪万千,仿佛那弯曲的灞桥承载了无尽的离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宛宛西飞日,馀光照客裳。
青冈留一壑,石濑幽且长。
驾言从之游,山水有清光。
浮云日夕起,寒风何凄凉。
宁为岩畔柏,不随秋叶扬。
朅来二三子,怀德应徬徨。
渊隽寻薄味,苦淡出清商。
浩歌入云表,惊起双鸿翔。
沉浮何足论,兹意殊未央。
仰看河汉碧,徒尔问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