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尧夫首尾吟》
《和尧夫首尾吟》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oshǒuwěiyín
sòng / guāng

yáofēishìàiyínshīānzhōngsuǒwèi

dàobáitóuchùyòngjīnshíqīngyǎnrénzhī

sōngshānluòshuǐchángxiāngjiànqiūyuèchūnfēngshī

jīnsuīshuāicáizhuàngniánjiàowèichángkuī

注释
尧夫:指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吟诗:写诗。
安乐窝:指悠闲舒适的住所。
无外用:没有外部的功利追求。
青眼:表示赞赏或重视。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
洛水:古代中国河流,位于河南省。
秋月春风:自然景象,象征美好的时光。
筋力:体力。
才思:才智和创造力。
递年:逐年。
亏:减少,不足。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他在安逸的生活中并无他求。
在古老的道路上,白发人已无处施展才华,如今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的青年人般的眼光。
无论嵩山洛水如何变迁,秋天的月光和春天的风总是如期而至。
虽然身体力衰,但他的才情依旧旺盛,每年的比较从未有过欠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尧夫首尾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情趣和个人才思自信的诗作。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悦与满足,"尧夫"通常指隐士或高洁之人。这里表明诗人并非热衷于作诗,但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感到安适,没有更多欲求。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这两句则抒写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时代的感慨。"古道白头"指的是年老而仍保持本色不改,"无外用"意味着内心世界丰富,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装饰或证明。"今时青眼几人知"则是在问,这样的才华和坚守,在当下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嵩山洛水"通常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长相见"表明诗人与大自然的长久陪伴。"秋月春风不失期"则是说,无论是秋天的明月还是春天的和风,都按照自然规律准时到来,从而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领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虽然随着年龄而衰退,但他的才思和创作力依然强劲。"递年比较"是说,每年的自我比较,"未尝亏"意味着从未有过减少或缺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才华与时代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访杨才叔不遇留偈斋舍

呼筇起寂下云居,寒麓回春寻友于。

烟染草芒三径暗,雪晞麦脚一锄濡。

欲求真语涤尘想,那畏峭风生粟肤。

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

(0)

尘上人出丐求颂

轻轻弹指便开门,百亿门前百亿身。

妙应因缘通处处,圆明个事遍尘尘。

华间蜂采黄须蜜,柳上莺传青眼春。

归日相呼满钵饭,一时分付饱参人。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十三

法界无尘心月圆,本光还照未萌前。

而今直下分明去,犹较南泉二十年。

(0)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一

学道须教正眼开,莫将狂解意中猜。

脱鞋龟上人难会,遂使携囊特地来。

(0)

颂古一百则·其一

一段真风见也么,绵绵化母理机梭。

织成古锦含春像,无奈东君漏泄何。

(0)

应身

双六盘中信彩赢,风行草偃月弯晴。

拦街截巷憨皮袋,弥勒何时不下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