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尧夫首尾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情趣和个人才思自信的诗作。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悦与满足,"尧夫"通常指隐士或高洁之人。这里表明诗人并非热衷于作诗,但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感到安适,没有更多欲求。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这两句则抒写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时代的感慨。"古道白头"指的是年老而仍保持本色不改,"无外用"意味着内心世界丰富,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装饰或证明。"今时青眼几人知"则是在问,这样的才华和坚守,在当下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嵩山洛水"通常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长相见"表明诗人与大自然的长久陪伴。"秋月春风不失期"则是说,无论是秋天的明月还是春天的和风,都按照自然规律准时到来,从而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领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虽然随着年龄而衰退,但他的才思和创作力依然强劲。"递年比较"是说,每年的自我比较,"未尝亏"意味着从未有过减少或缺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才华与时代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呼筇起寂下云居,寒麓回春寻友于。
烟染草芒三径暗,雪晞麦脚一锄濡。
欲求真语涤尘想,那畏峭风生粟肤。
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