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其七》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其七》全文
清 / 金武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旅榇犹飘泊,艰难土一抔。

吴云悲极目,楚水黯生愁。

梦破红羊劫,魂依黄鹤楼。

先茔何日傍,转使忆松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金武祥所作的《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系列中的第七首。通过诗中“旅榇犹飘泊”、“艰难土一抔”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故兄弟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旅榇犹飘泊”,描绘了亡灵在异乡漂泊无依的情景,表达了对亡者孤独与无助的同情。接着,“艰难土一抔”则进一步点明了亡者归葬之地的简陋与艰辛,暗含了对亡者命运的感慨和对生者无法给予更好安息的自责。

“吴云悲极目,楚水黯生愁。”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描述吴地的云彩和楚地的江水,营造出一种悲凉、沉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忧愁。云彩的“悲”、江水的“黯”,都象征着诗人对亡兄的哀思与怀念。

“梦破红羊劫,魂依黄鹤楼。”这里运用了典故,红羊劫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灾难,而黄鹤楼则是著名的文化地标,常被用来寄托文人墨客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梦境的破碎和亡魂的依附,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先茔何日傍,转使忆松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亡兄墓地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靠近,与亡兄相伴。同时,也流露出对松树和楸树(古代常用于墓地的树木)的怀念,象征着对亡者的永恒记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亡故兄弟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伤主题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金武祥
朝代:清

金武祥(1841——1924)清末藏书家、诗人,原名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又号菽香,别署一厈山人、水月主人等,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前周镇大岸村(现属璜土镇)人。江阴金氏明永乐年间由常州迁徙至江阴永陵乡。明启祯年间由大阚迁居大岸村。
猜你喜欢

舟次洚水口·其二

篱落新烟少,江村古塞遥。

长林收夏榷,残烧长春苗。

颓屋燕双入,微风花乱飘。

那堪正水宿,城柝复萧萧。

(0)

戏马台·其二

芒砀吞大泽,台上起悲风。

汉世人心属,君王马步工。

孤城苍树断,野戍暮烟空。

独有彭门会,高秋怀宋公。

(0)

将至故园志喜

自予出京国,迢递望山阿。

客路厌风水,丘园寄薜萝。

枫林青岸合,桂浦白云多。

试问长堤草,年年奈别何。

(0)

安期岩·其二

长谣白雪曲,一扣紫岩扉。

陟磴岚随杖,搴萝翠滴衣。

瑶华纷可掇,仙峤望中微。

海上三清鸟,传书几岁归。

(0)

浮丘仙洞歌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

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

邀客常教白鹤迎,烧丹却倩青龙守。

丹池别后依然在,琪树种来皆已大。

海阔全凭一鸟度,天空不遣片云碍。

此丘往时在海中,三山烟雾晴濛濛。

今日丘林带城郭,惟馀海月一片挂长松。

眼见碧水又飞尘,令人却忆扶桑东。

扶桑枯海水竭,仙人缘鬓翻成雪。

赵客梦中啼翠羽,葛公坟上飞黄蝶。

物外之谈诚恍惚,世间何事无消歇。

层城瑶池不足游,我欲乘龙何处求。

纵使千年归一度,不如日饮美酒扬清讴。

(0)

双节篇

严霜一夕殒庭梧,洞房风凄兰蕙枯。

含啼两两谁家姝,中夜起坐泣故夫。

昔事君子结发娱,百年生死同衾襦。

奈何辞君岁月徂,荆花零落委路衢。

不惮从君下黄垆,一身俯仰多艰虞。

上堂吞声奉老姑,下堂呱呱抚诸孤。

大妇善哭崩城隅,小妇香泪纷鲛珠。

中庭灯影伴将雏,后园啼杀羁栖乌。

吁嗟二妇烈士徒,青春誓志白首俱。

金石可毁节难渝,冰日皎洁双璠玙。

朱颜岂受粉黛污,绣闼实使纲常扶。

史家列传增烦纡,吁嗟二妇良女模。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