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秫饭》
《和?秫饭》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和秫饭》。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日常饮食的感慨与品味。

首句“平生翰苑诗书腹”,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一生饱读诗书,内心充盈。接着,“此日野人藜苋肠”则转而描述了今日的饮食,以藜菜和苋菜为食,简朴而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现状。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这里通过对比,将金谷园中的美味佳肴与今日的粗茶淡饭进行比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满足的态度。金谷园是古代贵族享乐的象征,而萍齑、麦饭则是平民百姓的日常食物,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接纳。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食物的节俭与珍惜。他没有因为食物的简单而感到遗憾,而是将其视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部分。煎汤不用昂贵的莺粟,储粮仅够喂养鹤,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诗人以菜根为例,强调了即使在最简单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小园中的蔬菜虽不起眼,但其风味独特,无需特意去寻找。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饮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在简单生活中发现美好与满足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江城子.萍乡王圣俞席上作

萍蓬踪迹几时休。尽飘浮。为君留。

共话当年,年少气横秋。

莫叹两翁俱白发,今古事,尽悠悠。

西风吹梦入江楼。故山幽。谩回头。

又是手遮,西日望皇州。

欲向西湖重载酒,君不去,与谁游。

(0)

对月归作

凉宵负汝去依依,低逐车灯独自归。

清景背人浑不觉,二更园露满单衣。

(0)

释弟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0)

进退格送苏金华解官东归

勇学渊明赋归去,岂随巧宦效脂韦。

居官但饮双溪水,问圃宁无三径资。

碧落竞腾雕鹗兴,秋风独忆鲙鱼肥。

吾皇侧席思贤德,会有徵书下赤墀。

(0)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0)

读书吟

读书本卫道,何以道欺人。

古害称杨墨,而今害益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