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无寐骨毛轻,露欲为霜月正明。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
枕边无寐骨毛轻,露欲为霜月正明。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清凉与秋天萧瑟声音的诗句,通过精细的感官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诗人在夜晚枕边时刻,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这种感觉如同骨毛轻微的颤栗,预示着露水即将凝结为霜,而月光正照得明亮。接着,诗人以“一叶梧桐如唤客”来形容夜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声音,如同有人在呼唤自己,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的敏锐感受。
最后,“起来搔首听秋声”则展示了诗人被这秋夜的声音所吸引,不由自主站起身来,整理着头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周围的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抒情。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意境的夜晚世界。
昨夜秋风入短檠,试翻编简似前生。
不求甚解慕名语,足记姓名嗤老兵。
但得作诗穷有味,曷忧从宦久无成。
汝曹未可还翁学,当念无田事笔耕。
缀蜡为花荆作枝,列为梅种自何时。
诗多草木初无与,贤比兰荃又见遗。
祇道品题终不遇,岂期坡谷解相知。
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
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
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
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