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
《秋声》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枕边无寐骨毛轻,露欲为霜月正明。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

(0)
翻译
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感觉骨头都轻飘飘的,因为露水快要结霜,月光格外明亮。
窗外一株梧桐树仿佛在呼唤我,我起身抓了抓头,倾听秋天的声音。
注释
枕边:床边。
无寐:无法入睡。
骨毛轻:感觉骨头都变得轻盈。
露欲为霜:露水即将凝结成霜。
月正明:月光非常明亮。
一叶梧桐:一片梧桐树叶。
如唤客:好像在召唤我。
起来:起身。
搔首:抓头。
听秋声:倾听秋天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清凉与秋天萧瑟声音的诗句,通过精细的感官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诗人在夜晚枕边时刻,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这种感觉如同骨毛轻微的颤栗,预示着露水即将凝结为霜,而月光正照得明亮。接着,诗人以“一叶梧桐如唤客”来形容夜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声音,如同有人在呼唤自己,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的敏锐感受。

最后,“起来搔首听秋声”则展示了诗人被这秋夜的声音所吸引,不由自主站起身来,整理着头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周围的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抒情。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意境的夜晚世界。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郊居秋晚五首·其五

霜雨飞何密,穷秋易作悲。

长身竹孤瘦,短发草黄萎。

渐迩风霜迫,谁无裘褐思。

向惟逃夏日,今已念朝曦。

(0)

夜坐读书有感示儿曹

昨夜秋风入短檠,试翻编简似前生。

不求甚解慕名语,足记姓名嗤老兵。

但得作诗穷有味,曷忧从宦久无成。

汝曹未可还翁学,当念无田事笔耕。

(0)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其五

游山忘襆被,唤渡已无航。

隔岸初更动,缘沙数里长。

大呼空亟疾,小立更微茫。

莫遣眠鸥觉,笑人朝夕忙。

(0)

侍郎周公不赴富沙士论推高以诗寄呈

人谁不慕直言名,未有保持终不倾。

可使浊泾侵渭水,信于落月见长庚。

要令国有九鼎重,自是身如一叶轻。

常病此风今寂寞,古涂荆棘赖公行。

(0)

陈严二君频送蜡梅因以成咏

缀蜡为花荆作枝,列为梅种自何时。

诗多草木初无与,贤比兰荃又见遗。

祇道品题终不遇,岂期坡谷解相知。

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

(0)

陈严二先生和前诗见示次韵报之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

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

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

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