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
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
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
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
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
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
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陈严二先生和前诗见示次韵报之》。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首句“梅蕊何曾见”暗示春天的早来,而“诗筒已再开”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频繁诗文往来。接着,“如怜今岁尽”表达了对年终的惋惜,希望借诗歌之力唤起美好的新春。“咫尺花当动”描绘了春天临近的景象,而“侵寻老故催”则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最后两句“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个春天可以轮回。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
宫壶日赐新拨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
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綵羽自成群。
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漏杳杳深千门。
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
酒沽得钱糟弃物,大屋经年堆欲朽。
酒醅瀺灂如沸汤,东风来吹酒瓮香。
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
官沽味醲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
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
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
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
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
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
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关关啼鸟树交阴,雨过西城野色侵。
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
稻花欲秀蝉初嘒,菱蔓初长水正深。
知有江湖杳然意,扁舟应许共追寻。
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
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