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依青嶂,蒲团坐白云。
新茶烧竹煮,老柏杂香焚。
壁古苔纹见,林深鸟语闻。
冥心忘早晚,花外已斜曛。
茅屋依青嶂,蒲团坐白云。
新茶烧竹煮,老柏杂香焚。
壁古苔纹见,林深鸟语闻。
冥心忘早晚,花外已斜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春日山居图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画卷。
首句“茅屋依青嶂”,开篇即点明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一座茅草屋紧邻着青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氛围。接着,“蒲团坐白云”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如白云般飘逸自由。
“新茶烧竹煮,老柏杂香焚”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新茶在竹炉上缓缓煮沸,老柏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壁古苔纹见,林深鸟语闻”则将视线转向室内与室外,古旧的墙壁上长满了苔藓,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而深邃的林间,鸟鸣声此起彼伏,生动地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最后,“冥心忘早晚,花外已斜曛”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忘却时间流逝的心境。在花影斑驳的傍晚时分,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净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
命策空山风露冷,野花无数不知名。
林丛深处无人问,时吐秋芬一样清。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
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气足充所学,文能行其意。
遇事辄奋发,触邪无顾忌。
乘骢行且止,敛手已知避。
但思补衮阙,何暇为身计。
独立当雷霆,三进气弥厉。
去鲁固迟迟,出昼岂濡滞。
上终行其言,群贤争挽致。
将输向潼川,寓直尚中秘。
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
伊昔联周行,睽违十馀岁。
来为同舍郎,愈笃金兰契。
洗眼看腾上,宁知揽征袂。
抗章叹高绝,勇退尤知愧。
去勿穷日力,予环日月冀。
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毋以此自满,当为不止是。
临别提斯言,少尽交朋谊。
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送刘德脩少卿潼川漕》【宋·楼钥】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气足充所学,文能行其意。遇事辄奋发,触邪无顾忌。乘骢行且止,敛手已知避。但思补衮阙,何暇为身计。独立当雷霆,三进气弥厉。去鲁固迟迟,出昼岂濡滞。上终行其言,群贤争挽致。将输向潼川,寓直尚中秘。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伊昔联周行,睽违十馀岁。来为同舍郎,愈笃金兰契。洗眼看腾上,宁知揽征袂。抗章叹高绝,勇退尤知愧。去勿穷日力,予环日月冀。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毋以此自满,当为不止是。临别提斯言,少尽交朋谊。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https://shici.929r.com/shici/D2Vuvn.html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
顾我虽非鱼,想见亦相似。
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
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
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
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
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