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空山秋夜哀,萧条古寺倚层台。
明河尚抱虚檐宿,海日先窥绝壁来。
花为行香晨已散,门因施食午方开。
跏趺懒下维摩榻,野鹿相依卧草莱。
落木空山秋夜哀,萧条古寺倚层台。
明河尚抱虚檐宿,海日先窥绝壁来。
花为行香晨已散,门因施食午方开。
跏趺懒下维摩榻,野鹿相依卧草莱。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借住山寺诗八首(其六)·文殊》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山中古寺的静谧景象。首句“落木空山秋夜哀”,以落叶和寂静的山林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哀伤的气氛。"萧条古寺倚层台"进一步强调了古寺的孤独与荒凉,它坐落在高高的平台上,显得更加孤立。
接下来的两句,“明河尚抱虚檐宿,海日先窥绝壁来”,通过描绘银河映照在寺庙的空檐上,以及海日早早地照射到绝壁的情景,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壮丽。"花为行香晨已散"暗示清晨的花香已经消散,而"门因施食午方开"则揭示了僧人的生活规律,午时才开门供斋。
最后两句,“跏趺懒下维摩榻,野鹿相依卧草莱”,诗人以自己的慵懒状态和野鹿相伴的形象,表达了对山寺生活的深深沉浸和对自然的亲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作者对禅意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