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丝竹动春城,卜夜金卮喜再倾。
客子短衣俱楚制,女郎高髻半秦声。
席移明月抛残烛,屏挟轻云护落英。
不是故欢留达旦,忍教巫峡梦难成。
高楼丝竹动春城,卜夜金卮喜再倾。
客子短衣俱楚制,女郎高髻半秦声。
席移明月抛残烛,屏挟轻云护落英。
不是故欢留达旦,忍教巫峡梦难成。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夜饮》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热闹景象。首句“高楼丝竹动春城”以高楼上传来的音乐声和春天的气息,渲染了欢乐的氛围。"卜夜金卮喜再倾"则写出夜深人静时,众人举杯畅饮的愉悦之情。
接下来,“客子短衣俱楚制”暗示了宾客们的服装风格,可能是楚地特色,增添了地域文化色彩。“女郎高髻半秦声”则通过女子的发饰和歌声,体现了秦地风情,进一步丰富了宴饮的多元性。
“席移明月抛残烛”描绘了夜宴进行到深夜,明月高悬,蜡烛已残,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宴饮的热烈。"屏挟轻云护落英"则以轻云和落花为喻,既写出了宴后室内的情景,也暗含了春夜的浪漫与诗意。
最后两句“不是故欢留达旦,忍教巫峡梦难成”,表达了主人盛情挽留宾客直到天明,以免中断美好的聚会,使得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无法在梦中回到故乡巫峡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夜饮的欢乐与离愁并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