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离娄不我徒,昭然罔象得玄珠。
心萌口拟成途辙,底事圆明异有无。
师旷离娄不我徒,昭然罔象得玄珠。
心萌口拟成途辙,底事圆明异有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所作,题为《和章阳叔见寄二首(其二)》。诗中提到两位古代传说中的视力高超者——师旷和离娄,暗示自己在洞察力上难以与他们相比。"昭然罔象得玄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深刻领悟或内在真理的追求,将这种无形之物比喻为“玄珠”,象征着智慧或精神层面的精华。
"心萌口拟成途辙"表明诗人用心思考,试图通过言语表达内心的理解,但又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捕捉到那种超越言辞的圆通明了。"底事圆明异有无"则进一步追问,究竟何事能如此清晰明白,却又超越了有无的对立,暗示着对世间事物本质的哲学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语言表达力的反思,展现出禅宗或道家思想中对直观体验和言语表达之间关系的探讨。
东轩长老未相逢,已见黄州一信通。
何必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翳翳林莽,孰艺其兰。东风人群,俯仰棘间。
薜荔既艾,辛夷未繁。寂寥前脩,嘘唏孔颜。
藉尔芳芷,医余国膻。我怀斯人,碧梧紫檀。
荏苒岁月,纷兮白颠。十步闻芗,五步不悭。
佩帏幽幽,骐骥在闲。未春叩户,苜蓿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