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住元常住,深藏是善藏。
注瓶泉水冷,开卷法华香。
古桧如虬偃,新松比鹤长。
红尘将赤日,亦避寺清凉。
借住元常住,深藏是善藏。
注瓶泉水冷,开卷法华香。
古桧如虬偃,新松比鹤长。
红尘将赤日,亦避寺清凉。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清郡大宁寺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借住元常住”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暂时栖身与心灵寄托,暗示了佛法的永恒与超然。次句“深藏是善藏”则强调了寺庙内的宁静和智慧,暗寓佛法深邃,不易察觉。
接下来,“注瓶泉水冷”写出了山泉的清澈与寺内环境的清凉,暗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心境的澄净。“开卷法华香”进一步渲染了书香与佛法的气息,读书诵经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精神上的净化。
“古桧如虬偃”运用比喻,描绘出古柏盘曲的姿态,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坚韧的禅意。“新松比鹤长”则以新松的挺拔与仙鹤的高洁相映,寓意佛法的长久与修行者的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红尘将赤日,亦避寺清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寺庙这一清净之地的向往,流露出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的安宁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境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
疏林步玉。有素禽飞倦,花底常宿。
翠袖天寒,娇影亭亭,含情半露丛竹。
萧条纸帐云才暖,觅胜迹、枝南枝北。
倚短箫、谱出双声,却笑缟仙孤独。
怊怅岩扉静掩,菊泉未荐得,谁吹寒绿。
冷抱芳心,不染繁华,合守空山茅屋。
残年剩腊匆匆去,感旧事、细翻歌曲。
怕晚钟、一霎斜阳,画里乱愁盈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