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
《风入松》全文
清 / 郑骞   形式: 词

红蕉渐瘦绿杨疏。白苇间黄芦。

孤云落照青山外,试凭栏、浅画成图。

便不春归上苑,如何秋到平湖。澄波照影奈清癯。

此意正愁余。从前长怨尘劳缚,已身閒、却又空虚。

可惜浮沈人海,依然夜永灯孤。

(0)
鉴赏

这首《风入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开篇“红蕉渐瘦绿杨疏。白苇间黄芦”两句,以“红蕉”、“绿杨”、“白苇”、“黄芦”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宁静。

接着,“孤云落照青山外,试凭栏、浅画成图”两句,通过“孤云”、“落照”、“青山”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秋日黄昏的氛围,同时借助“凭栏”、“浅画成图”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留恋。

“便不春归上苑,如何秋到平湖”两句,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

“澄波照影奈清癯。此意正愁余”两句,通过“澄波照影”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忧愁。

“从前长怨尘劳缚,已身閒、却又空虚”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现在的矛盾心情,既有对过往束缚的解脱,又感到了心灵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可惜浮沈人海,依然夜永灯孤”两句,以“浮沈人海”形容世事的纷扰与人生的漂泊,而“夜永灯孤”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切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风入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对生命、时间、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骞
朝代:清

郑骞(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 辽宁铁岭人。后迁北京。毕业于燕京大学,曾先后执教于北京汇文中学、燕京大学、台湾大学,并曾在香港及美国讲学。他治学严谨,对古典诗词曲钩沉发微,有独到见解。著有《景午丛编》,集有他的重要论文86篇。他曾对元杂剧的存佚做过统计,提出重编元剧总目计划。他也用过20年的时间,对北曲旧谱的牌调全部作品加以比较归纳,重新编纂《北曲新谱》、《北曲套式汇录详解》等,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高阳行二首·其二

北风吹陇簸黄沙,纵博千场日未斜。

白剑杀人丹剑舞,笑歌踏入酒姬家。

(0)

画松下老人歌

朝来写素绢,夭矫为长松。

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

形如列仙双玉瞳,常随野鹿披蒙茸。

此翁腹中何所储,曾读黄虞千卷书。

一乘轩车意不乐,荷衣早拂身岩居。

此翁室中何所有,三尺囊琴一斗酒。

倚醉高歌三径纡,风流岂落柴桑后。

我欲招之翁不言,松阴槁坐静于禅。

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

(0)

雨中泊太仓州

太仓城河潮水生,石桥西下官鼓鸣。

客子思家孤梦远,舟人刺船双橹轻。

横风倒海浪作势,急雨过山云不行。

暂时系缆小港口,城门击柝闻初更。

(0)

古意二苜·其一

锦织双鸳鸯,还自裁为衣。

恐入他人手,不解惜分飞。

(0)

七夕四首·其二

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

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

(0)

两崖中丞和予观莲诗有欲借为裳之句次韵赠答

积雨红芳落渐多,玉堂清晓独来过。

日华幸尚临朱槛,云气愁仍绕绛河。

寂寞芝兰同晚岁,浮沉萍藻自秋波。

闻君近有纫裳兴,刀尺寒生欲奈何。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