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寻芳者,来攀桂岭阳。
九山归烛丽,万树并杯香。
远袭乘风细,高零挟露凉。
鲜葩临吐月,如竞摘姬妆。
言与寻芳者,来攀桂岭阳。
九山归烛丽,万树并杯香。
远袭乘风细,高零挟露凉。
鲜葩临吐月,如竞摘姬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寻芳者一同攀登桂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岭的美丽景色和桂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言与寻芳者,来攀桂岭阳”点明了人物和活动,诗人与寻芳者一同前往桂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接着,“九山归烛丽,万树并杯香”运用比喻手法,将山比作烛光,树比作酒杯,生动地描绘了桂岭的美景,山色如烛光般美丽,树木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远袭乘风细,高零挟露凉”进一步描绘了桂岭的自然景观,风吹过时,桂花轻柔地飘落,仿佛是细雨般的轻盈;高处的桂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散发出清凉的气息,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这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展现了桂岭独特的自然之美。
“鲜葩临吐月,如竞摘姬妆”最后两句将桂花比作即将绽放的花朵,仿佛在月光下竞相开放,又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展现出桂花的娇艳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桂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与月光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吴郎骨相非食肉,朝食桐花洞庭曲。
洞庭三月桐始花,千枝万朵摇江绿。
吴郎采采盈顷筐,宝之不啻琼膏粟。
真珠龙脑吹香雾,夜夜山房捣玄玉。
墨成谁共进蓬莱,天颜一笑金门开。
河伯香飞喷木叶,太守嘘气成楼台。
龙宾十二吾何有,不意龙文入吾手。
芙蓉粉暖玻璃匣,云蓝色映彤墀柳。
玉堂退食春昼长,桃花纸透冰油光。
筠管时时濡秀石,银钩历历凝玄霜。
君不闻易水仙人号奇绝,落纸二年光不灭。
又不闻□□□□乌玉玦,坡老当年书柿叶。
惜哉唐李不复见,吴郎善保千金诀。
乌乎,吴郎善保千金诀。
梵王宫阙皆名山,金陵佳丽非尘寰。
龙蟠凤翥气磅礴,楼台缥缈烟霞间。
上人昔年住东海,两袖天香云霭霭。
磐陀石上迎朝暾,潮音洞口瞻神采。
寻幽近复游天童,万松径里支吟筇。
寒泉迸石影清浅,高崖挂月光玲珑。
祇今飞锡凌云表,妙高台上天花绕。
秋风江汉动馀思,何日留衣一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