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三》
《咏古·其十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

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

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

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

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

(0)
鉴赏

此诗《咏古(其十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君主暴政以及忠臣义士的感慨。

首句“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描绘了暴君的恶行,将他的欲望比作蛇豕,形象地展现了其贪婪与残忍。接着,“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指出暴政的蔓延,暗示了政治的腐败和混乱。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描述了昭王流离失所,群臣失序的情景,反映了政治动荡的严重性。“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则通过使者在秦庭哭泣,却得不到公正处理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政治的黑暗与不公。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描绘了入侵者的暴行,以及被征服地区的惨状,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表达了对忠臣义士誓言共赴国难的敬佩之情。

最后,“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总结了忠臣的智慧与勇气,即使在国家存亡之际,他们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德,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暴政的危害,赞扬了忠臣义士的高尚品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灵宝道院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

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

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

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幡。

(0)

李术士善医卜

西汉君平莫是渠,萧然闭肆或旬馀。

青囊系肘藏仙诀,黑子如毛录谶书。

屡倩揲蓍爻每验,近闻咒枣病皆除。

闲时更取离骚看,怕有灵均犹卜居。

(0)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归纪实二首·其二

得来矻矻相亲附,飏去频频入梦思。

盗璧相争笞掠汝,窃弓子笔亦诛之。

偿金在我宁从厚,拜石为兄苦好奇。

待唤良工镌砚背,偷儿携出有人知。

(0)

余哭蟾子潮士钟大鸣有诗相宽次韵·其二

彭聃俱未离乎死,况汝孩提未有知。

自昔丈夫怜少子,即今王母惜孙儿。

探环尚记曾游处,建鼓应无再见期。

三纪七挥儿女泪,孰尸寿夭莽难推。

(0)

再和二首·其二

新岁凝严过旧冬,微和初扇八州同。

固知使者获五福,应念天民先四穷。

政召嘉祥平地雪,诗腾光怪亘天虹。

祝公相业追元祐,二虏来王九扈丰。

(0)

甲辰春日二首·其一

买牛搜粟向蛮烟,衰病安知璧偶全。

使者召归曾四辈,臣之得罪又三年。

柳刘漏语谁云尔,绛灌怜才定不然。

纵使有泉堪洗耳,先生此愧若为湔。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