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年山居》
《万年山居》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生涯易到秋,阴森松竹倚山楼。

怀高霄汉从风雨,倦倚匡床听鹁鸠。

三藏岂须归白马,五千何用觅青牛。

柴门寂寞烽烟外,不信人间有许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万年山中的生活情景与心境。首句“夏日生涯易到秋”,以季节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预示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接着,“阴森松竹倚山楼”一句,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

“怀高霄汉从风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山中,却心向高远,不为外界风雨所动,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倦倚匡床听鹁鸠”,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声音的欣赏和享受。

“三藏岂须归白马”,借用佛教典故,暗示了对精神修行的理解,不必拘泥于形式或外在的象征,强调内心的领悟与修行。“五千何用觅青牛”,引用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典故,进一步阐述了对道家哲学的体悟,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无需外求,而是内在的发现。

最后,“柴门寂寞烽烟外,不信人间有许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许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世界的复杂与纷扰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超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喻夫人

太丘落日东郊昏,兰风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语温,冲头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门,扶挟何必烦诸孙。

二雏前起慰心魂,喻宗老人五院尊。

众口咽矣遍地恩,柔则之馀六四坤。

(0)

海波

上妙空王殿,灵神不敢窥。

乾坤捧兜率,日月绕须弥。

八柱真如宰,三山自不奇。

海鲸吞巨浪,只要十分诗。

(0)

句·其六

惜别有情空执手,赠行无绪不成章。

(0)

霜天晓角·其一和叶检阅仁叔韵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0)

满江红·其八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0)

昼锦堂.己未元夕

绮縠团成,珠玑搦就,极目灯火楼台。

七子八仙三教,耍队相挨。

管箫笙簧相间斗,远如声韵碧霄来。

环千炬,宝栅绛纱,云球雾衮交加。

千里人笑乐,游妓合、脂尘香霭笼街。

尽道今宵节物,天与安排。

晚来风阵全收了,夜阑还放月儿些。

休辞醉,长愿每年时候,一样情怀。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