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
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
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
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中的井水初凿、清冽甘美的场景,通过对井水特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向往。开篇“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两句,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仙境开辟泉水的图景,其中“初凿”二字传达了新鲜与未被污染的意象,“灵液”则赋予井水以神秘而珍贵的特性。
接着,“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泉水的清澈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里的“色湛”形容水的颜色深邃而迷人,而“青苔”则是生长在井边的青苔,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寒凝紫绠边”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泉水的清冷和周围环境的温暖之意。
中间两句“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描绘了取水的工具与动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影”的概念,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通过对比“铜瓶”的坚硬与“玉甃”的温润,强调了泉水与器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感。
最后,“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仙境泉水的永久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无限延长的祝愿。这里“调神鼎”暗示了古代祭祀和修炼之事,而“尧时泰万年”则是希望这种美好的状态能够像上古圣君尧的太平盛世一样,持久至千秋万岁。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长久的深沉思考。
我欲灵隐陟高峰,经兹且漫穷窈䆗。
三十六曲既盘降,韬光庵已散幽抱。
奇境当面竟失之,山灵或我粗疏笑。
辞骑屧步聊尔为,乘舆何必拘葩瑵。
千亿化身栖碧岩,法华国土奚能考。
一佛一树经所云,非色非空谁则晓。
是时雨后幻阴晴,洞中钟乳垂津宝。
便当摆脱六根尘,如是法味餐以饱。
而我先忧后乐人,与佛有缘无就道。
作歌亦如慧理叹,传名而已堪绝倒。
前朝书至。惜故国春光,三分去二。
雨雨风风,暗落天涯清泪。
春深不教寒尽,把旧时、绵衣还寄。
所恨归期不定,强逢场作戏。叹别来、光景疾于驶。
问入梦容颜,为客丰致。比那登舟日,可一些无异。
只愁这番瘦了,未必因、风尘劳瘁。
一纸何曾尽说,说多时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