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寺庙图景。"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两句通过询问别人了解到通往寺庙的小路被春天的松竹掩映,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又自然的氛围。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则是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设想山中的潭水如同黑龙潜伏,而山中空巢尚未有鹤回归,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
接下来的"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表达了诗人长久漂泊的旅途疲惫,以及在寺庙中短暂停留,与和尚共度美好时光的意境。
最后,"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则是细腻描绘了与僧侣一同品茶,聆听钟声中的欢悦与闲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心灵寄托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髯君画梅若天造,冰雪肝肠屡倾倒。
骑驴曾上燕南道,骂人不识梅花好。
囊空无钱遂归蚤,把酒对花心懆懆。
夜半歌呼发酒狂,纵说花王被花恼。
江南三月春风颠,柳絮梨花不堪扫。
雪罨枝梢颇缀繁,那似山中昔怀抱。
忆君誓不委露草,若欲寻之畏行潦。
闻道关门空读书,十年不见今应老。
羌笛吹时不下来,而今正合穷幽讨。
君不闻咸平处士骨枯槁,白鹤翩翩度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