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帘分影上书床,梦破才销一瓣香。
鸟送晴音来灌木,蝶寻春色过危墙。
命题自觉吟哦细,罢诵还为念虑防。
与点高情谁更识,举舆无地遂心肠。
午帘分影上书床,梦破才销一瓣香。
鸟送晴音来灌木,蝶寻春色过危墙。
命题自觉吟哦细,罢诵还为念虑防。
与点高情谁更识,举舆无地遂心肠。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孟夏书怀》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情景。首句“午帘分影上书床”,通过午后的光影映在书床上,展现了静谧的读书氛围。接着,“梦破才销一瓣香”,暗示诗人刚刚从梦中醒来,焚香的气息犹存,增添了诗意的禅意。
“鸟送晴音来灌木”写的是室外的生动画面,鸟儿的鸣叫穿过灌木丛,带来了晴朗天气的信息,富有生机和活力。而“蝶寻春色过危墙”,则以蝴蝶寻找春天色彩的动作,象征着时光流转,春色不再,引人深思。
“命题自觉吟哦细”表达诗人专注于思考和创作,对命题细细品味,显示出其专注的态度。然而,“罢诵还为念虑防”,又透露出即使停止诵读,心中仍有所忧虑,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与点高情谁更识,举舆无地遂心肠”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高尚情感,使得他即使身处何处,也无法完全舒展自己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碑存溪石高嵯峨,汉字漫灭新镌讹,台非旧筑行人过。
赤帝当年布衣起,老妪悲啼白龙死,芒砀生云凝夜紫。
一朝花发咸阳春,老剑磨血消京尘,归来故里天上人。
千古斜阳愁色里,草没荒城狐掉尾,不信英雄化为鬼。
河阳苗裔有英翘,年少声名动帝朝。
月桂我欣同赐第,涧松人借此沈僚。
金牛开道秦川险,笮马来宾汉使遥。
想以刀州遇知己,便从平地上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