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康赴江西掾》
《沈康赴江西掾》全文
宋 / 祖无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高誉冠时英,人皆倒屣迎。

决科材尚屈,掌狱职仍轻。

滕阁吟登健,吴山醉望清。

公馀如访古,一为问丰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kāngjiāng西yuàn
sòng /

gāoguānshíyīngrénjiēdǎoyíng

juécáishàngzhǎngzhíréngqīng

téngyíndēngjiànshānzuìwàngqīng

gōng访fǎngwèiwènfēngchéng

翻译
他的名声在当时无人能及,人人都像迎接贵宾一样欢迎他。
他在科举考试中才华未展,担任司法官职也显得地位不高。
他在滕王阁吟诗时精神饱满,登上吴山醉眼看风景时心境清澈。
公务之余如果去探访古迹,一定要问问关于丰城的故事。
注释
高誉:极高的声誉。
冠:位居首位。
英:杰出人物。
人皆:人人都。
倒屣:形容急忙迎接。
决科:科举考试。
材:才能。
屈:未被赏识。
掌狱:掌管司法。
职仍轻:职位仍然不高。
滕阁:滕王阁(古代名胜)。
吟登:吟咏登临。
吴山:吴地的山。
公馀:公务之余。
访古:探访古迹。
丰城: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历史故事或传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沈康赴江西掾》,描绘了沈康这位人才出众的人物。首句“高誉冠时英”赞美沈康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堪为精英。接着,“人皆倒屣迎”形象地写出人们对他才华的敬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出来迎接。

诗中提到沈康在科举考试中虽有才华但仍觉得自己的能力未被充分发挥,暗示了他的抱负和谦虚。“决科材尚屈”表达了这一层意思。然而,他在司法职位上同样表现出轻盈的态度,可能意味着他处理事务公正且不重权位。

“滕阁吟登健,吴山醉望清”两句通过描绘沈康在滕王阁吟咏诗歌、在吴山醉眼看清景致,展现了他文采风流和超脱的一面。在公务之余,他还热衷于探寻历史遗迹,对古代文化充满兴趣,“公馀如访古,一为问丰城”,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丰城等地历史的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沈康的才情、品性以及对古文化的热爱,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谦逊、热爱生活的官员形象。

作者介绍

祖无择
朝代:宋   字:择之   籍贯:蔡州上蔡   生辰:1011—1084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猜你喜欢

汪扶晨得予所寄诗外赋诗志喜予感其知己之深亦赋二章答之·其二

年年惠书札,吾子最情深。

不有千金剑,安知一片心。

关山难独往,魂梦易相寻。

数把离忧写,泠泠一玉琴。

(0)

野菊·其二

何妨同野草,岁晚为谁贞。

蒂已平生苦,花犹一日荣。

东篱无此种,靖节未知名。

珍重过霜雪,微芳莫自轻。

(0)

喜周南美同诸子枉顾沙亭·其二

浙东山水地,最忆鉴湖桥。

汝宅当梅市,人来必画桡。

相逢问耆旧,尚在几渔樵。

杯酒淋漓绝,悲歌答此宵。

(0)

经高要诸村墟作·其一

高要村落好,一一种芭蕉。

半作疍娘布,全胜鲛室绡。

阴多宜夏日,响乱似春潮。

子熟无人买,儿童作饵饶。

(0)

寿张观察·其四

下车方数月,未暇事登临。

瓴甋陶公力,楸枰谢傅心。

衡文高玉尺,化俗善雕琴。

祖述风骚得,洋洋正始音。

(0)

春日过访王用礿园亭作·其一

铁炉城内巷,君作一丘园。

水竹频无路,烟花似在村。

蝶同居士梦,莺与美人言。

幽赏忘归去,依依为绿尊。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