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其一》
《感皇恩·其一》全文
宋 / 程大昌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只是中间有些好。

鬒云虽瘦,未有一根华皓。都缘心地静,无忧恼。

此际生朝,梅花献笑。似向天边得新报。

孙枝秀雅,已挂恩袍春草。定从欢喜处,添年考。

(0)
鉴赏

这首《感皇恩》是宋代词人程大昌所作,以个人的感悟为题材,展现了词人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词中以"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开篇,表达出对年龄的看法,认为虽然接近古稀之年,但心态依然年轻。"只是中间有些好",强调了生活的美好在于过程而非终点。

接着,词人描述了自己的外貌与心境:"鬒云虽瘦,未有一根华皓",意指虽然头发稀疏,但并未显露出衰老的迹象,因为内心的平静使他无忧无虑。"都缘心地静,无忧恼"直接点明了这种心境的关键——内心的宁静。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生活中的喜悦时刻,"此际生朝,梅花献笑",描绘了生日时梅花绽放,仿佛带来了上天的新年祝福。"孙枝秀雅,已挂恩袍春草",比喻子孙的成长如同春天的草木般生机勃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的恩赐。最后,词人满怀期待地说:"定从欢喜处,添年考",相信在欢乐的氛围中,自己的年龄将会在喜悦中增加。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传达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静好的追求。

作者介绍
程大昌

程大昌
朝代:宋   字:泰之   籍贯:徽州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

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学者。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猜你喜欢

射乌楼行

越王城边乌哑哑,射乌楼头乌不下。

周侯破寇此城头,到今杀气城乌愁。

先皇丙申岁七月,寇来海畔盈山丘。

疾如长鲸吞巨舟,城中号哭声啾啾。

侯方解官听吏议,推守要害来乌楼。

抗言立功须宿将,使贪使过皆保障。

中有健手王老虎,陷阵摧锋气偏壮。

群凶争踞豹头山,咫尺乌楼正相向。

蚁附蜂屯顷刻间,何人敢立女墙上。

周侯清啸决戎机,誓师慷慨裹铁衣。

指顾中坚发大炮,须臾万骨黄尘飞。

紫袍戎首正糜烂,一军气尽舆尸归。

总戎援兵适继至,三山是日解重围。

当途方略固多有,功成乃出闲官手。

烽烟既息乌楼空,乌楼壮绩在人口。

他年再集头白乌,射马还有周侯无?

(0)

报唐采臣户部时自宁夏还朝

使君书札劝加餐,又报征车发贺兰。

秦地关山留庾信,汉家盐铁问桓宽。

飞鸿夜度朱弦冷,边马晨嘶白草寒。

迁客陇头憔悴甚,故人传语到长安。

(0)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

君不见梁州之谷斜与褒,中有栈道干云霄。

仰手可以扪东井,下临长江浩汗汹波涛。

大禹胼胝恐未到,帝遣五丁开神皋。

巨灵运斧地维坼,然后南通巴蜀西羌髳。

蛇盘萦纡六百里,千回万曲缘秋毫。

悬车束马弗可以径度,飞腾绝壁愁猿猱。

汉家留侯真妇女,烈火一炬嗟徒劳。噫嘻乎!

三秦之人困征戍,军书蜂午如猬毛。

衔枚荷戈戟,转粟穷脂膏。

估客尔何来,万里竞锥刀。

须臾失足几千仞,猛虎腹蛇恣贪饕。

出险洒酒始相贺,磷磷鬼火闻呼号。

泰运开,尚书来,恩如雨露威风雷。

一呼集畚锸,再呼伐薪柴。

醇醯浇山万夫发,坐看巉岩削尽为平埃。噫嘻乎!

益烈山泽四千岁,火攻莫救苍生灾。

昔也商旅鱼贯行,今也不忧狼与豺。

昔也单车不得上,今也康庄之途足以走连䡨。

僰童巴舞贡天府,桃笙賨布输邛崃。

歌《豳风》,击土鼓,贾父之来何晚哉!

丰功弈弈垂万祀,经济不数韦皋才。

中朝衮衣待公补,璇玑在手平泰阶。

西望剑阁高崔巍,侧身欲往空徘徊。

大书深刻告来世,蛟龙岌嶪磨青崖。

金穿石泐陵谷徙,我公之功不与伏波铜柱同尘埋。

(0)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

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

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

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

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

(0)

喜蒋用韬至自闽南

海水群飞百丈高,同君城上拥弓刀。

战瘢莫共灯前看,恐惹霜华上鬓毛。

(0)

感事和王子云韵

江潭摇落自行歌,威凤惊闻有罻罗。

三黜风雷天意定,百年环玦主恩多。

贾生岂爱投荒去,张禹终如折槛何。

去国未收忧国泪,苍生十载望岩阿。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