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其二》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其二》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竹径茅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

白云片片浴流静,黄鸟声声树影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

首句“竹径茅斋此日居”,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竹林小径旁的简陋茅屋,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藤稍橘刺欲教祛”一句,通过描述藤蔓与橘树的生长状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想要清除障碍、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生活环境的愿望。

“白云片片浴流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比作在水中沐浴的轻盈身影,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静”字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平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一句“黄鸟声声树影疏”,通过黄鸟的鸣叫和稀疏的树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黄鸟的叫声与树影的疏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隋门贺若弼

破敌将军意气豪,请除倾国斩妖娆。
红绡忍染娇春雪,瞪目看行切玉刀。

(0)

兵部尚书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輓词三首

川岳沦精气,风华丧杰才。
典刑留大雅,文象坼中台。
聚窟香难破,鈞天梦不回。
只应之帝所,鸣玉侍丹台。

(0)

题文川村居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0)

嘲宰相赏花

位乖燮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看。
正是花进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追欢。

(0)

登楼望月二首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
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
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
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
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
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
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
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
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0)

白菊(一作罗隐诗)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苍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