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牧羊图》
《牧羊图》全文
明 / 林景清   形式: 古风

山南碧坡春草香,山下合流春水长。

杨柳风前气萧爽,原是田家出牧场。

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

偷閒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

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村暮返闾。

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

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

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犁耕趁南村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牧歌景象。首句“山南碧坡春草香”,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景,绿意盎然,草香扑鼻,为全诗奠定了温馨和谐的基调。

接着,“山下合流春水长”一句,将视线从山间转向山下的水流,春水潺潺,与山色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灵动与和谐。随后,“杨柳风前气萧爽”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轻柔的春风拂过杨柳,带来一丝丝凉爽,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原是田家出牧场”点明了此地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展现,更是农耕生活的背景,为后续的牧羊场景铺垫。接下来的几句话,通过“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牧童形象,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放牧的乐趣,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偷闲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则通过牧童与山中鸟儿的互动,以及夕阳西下、牛儿吃饱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一天劳作后的满足感。

最后,“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村暮返闾”描绘了牧童居住的简朴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而“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牧童生活的质朴与自由,没有繁重的农事负担,也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

“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则通过牧童的装束和心境,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一句“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犁耕趁南村晓”则以布谷鸟的叫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农事即将忙碌起来,但在这之前,牧童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牧羊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林景清
朝代:明

连江人,有《竹窗小槁》。
猜你喜欢

留昌平四诗·其四朱怀圭碑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

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

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

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

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

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

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

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

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

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

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

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

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0)

建德城西寺

山门东转步廊深,长日禅房占绿阴。

松径雨晴添虎迹,竹潭风冷听龙吟。

上林久说相如赋,故里徒誇季子金。

独坐胡床看明月,不知凉露湿衣襟。

(0)

题黄观澜卷

碧天看不尽,沧海去无边。

气涌风雷动,光涵日月悬。

奇文方浩瀚,馀景尚漪涟。

好种珊瑚树,他年系钓船。

(0)

晨度居庸至南关门

云梯忽断山嵏平,霁雾初褰林岭明。

两都扼喉南北镇,九州通道东西行。

矗崖巨石擎佛屋,壁门遗筑开军城。

当时苦诧天下险,一卒前临强万兵。

(0)

雪中渡淮

水入长淮浦溆分,橹前坼岸觉奔沄。

洒篷雨歇才闻雪,吹帽风来不见云。

何处能忘丹凤阙,此身将混白鸥群。

有人问我蠙珠颗,直溯寒光到海濆。

(0)

送屠存博

君往金陵郡,于予亦有闻。

海环平野尽,山出大江分。

未召元司马,谁怜郑广文。

自今师道立,章荐必纷纷。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