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九十五》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九十五》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短褐钟山不跨驴,杖藜横笛野僧俱。

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

(0)
注释
短褐:简陋的衣服。
钟山:南京的名胜,指代山水。
不跨驴:步行而非骑马。
杖藜: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横笛:手持横笛。
野僧:出家的僧人,可能指隐士。
虽无字说:即使没有详细的文字描述。
烦清老:使清闲的老者感到烦恼。
犹恐龙眠:犹如龙眠(画家)笔下的梦境。
画作图:绘画中的景象。
翻译
穿着简朴衣裳漫步钟山,没有骑驴,只拄着藜杖横笛前行,还有野僧一同
虽然没有文字来详述,但美景仍能吸引老者,如同龙眠画中的梦境般令人向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融合诗人个人情感的绝句。开篇“短褐钟山不跨驴”一句,便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其中“短褐”暗示了山野间隐逸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而“不跨驴”则显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杖藜横笛野僧俱”,则是画面上又增添了一位手持拐杖、横吹短笛的和尚,共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嘲。诗人认为即使是没有言辞的清风明月,也能让心灵感到烦躁,而自己则担心连那隐逸于深山之龙,也会被画家捕捉到画中,成为世人的目光焦点,从而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抒情,展现了一个既美好又自在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奉使京西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0)

酬刘谷除夜见寄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

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

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

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0)

日落天泉暮,烟虚习池静。

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

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

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

(0)

惜别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

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

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

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0)

石版歌

云根劈裂雷斧痕,龙泉切璞青皮皴。

直方挺质贞且真,当庭卓立凝顽神。

春雨流膏成立文,主人性静看长新。

明月夜来回短影,何如照冷太湖滨。

(0)

送从兄坤载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

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

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

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