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雅州》
《雅州》全文
明 / 胡缵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征客愁看云隐隐,居人惯听雨潺潺。

将军列塞屯千骑,刺史分符控百蛮。

万齿横斜江上石,四时层叠雾中山。

人耕细竹寒烟外,春在丛梅冻雪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雅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征客愁看云隐隐,居人惯听雨潺潺”,以对比手法开篇,通过“征客”与“居人”的视角,展现了不同人群面对自然景象的不同心境。征客因旅途劳顿,面对云雾缭绕的景象难免生出愁绪;而居人则习惯了雨水的滋润,对潺潺的雨声习以为常。这一对比,既体现了雅州气候的湿润多雨,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颔联“将军列塞屯千骑,刺史分符控百蛮”,转而描绘了雅州的军事与政治面貌。将军驻守边塞,麾下千骑威武雄壮,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边防的稳固;刺史则负责地方治理,掌控百蛮之地,显示了地方官吏的权力与责任。这两句不仅展示了雅州的军事力量,也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颈联“万齿横斜江上石,四时层叠雾中山”,进一步描绘了雅州的自然景观。江上石块错落有致,仿佛万齿交错,展现出江流的壮丽与岩石的坚韧;山中云雾缭绕,四季更迭,层次分明,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尾联“人耕细竹寒烟外,春在丛梅冻雪间”,收束全诗,聚焦于人的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寒冷的烟雾之外,人们在细竹旁辛勤耕作,展现了农耕文化的坚韧与勤劳;而在严冬的雪地之中,丛梅依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春天的希望。这两句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线索,表达了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雅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

作者介绍

胡缵宗
朝代:明

胡缵宗(公元1480年一1560年),字孝思,又字世甫。号可泉,又别号鸟鼠山人。明巩昌府秦州秦安(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公元1510年后,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足迹遍及江南、中原。胡缵宗为官爱民礼士,抚绥安辑,廉洁辩治,著称大江南北。公元1534年罢官归里,遂开阁著书,有《鸟鼠山人集》、《安庆府志》、《苏州府志》、《秦州志》等14部著作传世。胡缵宗还是一位书法家,现存江苏镇江有“海不扬波”、曲阜孔庙有“金声玉振”,天水伏羲庙有“
猜你喜欢

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院三诗·其一

金门误喜缀朝班,犹自尘劳债未还。

晓漏惊催门外鹄,春蚕空想管中斑。

群公神遇无全目,老我旁观只汗颜。

安得仙人修月斧,与君携手到中间。

(0)

游白石岩

我游仙都观独峰,辙迹虽在车不通。

鼎湖望极几怊怅,怅无羽翮凌天风。

兹来乐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苍穹。

人言真人老聃裔,凿开洞府遗仙踪。

无人共登青云梯,跻攀伴我惟枯筇。

萦回约略三十里,踏遍万叠高巃嵷。

断崖泠泠落残雨,双石凛凛亭孤松。

却从山椒下谷口,石栏屈曲遮碧棕。

颇疑山高气凝凛,古来积雪今未融。

是谁玉斧妙镌斲,仙洞双辟惊神工。

岩深白日尚幽閟,别有石窍开天聪。

传闻峰头贮清泚,苔罅涓滴声冬珑。

奋身更与上虚阁,海山错立烟濛濛。

脚底千山行伏龙,手挥五弦俯冥鸿。

霜林摇落当玄冬,长啸一览万象空。

解衣寄宿旦过寮,魂梦亦堕冰壶中。

晓看日出沧海东,蜡炬百万烧天红。

眼高不数雁荡雄,行田下笑康乐公。

未能辟谷追仙翁,颇亦有意栖琳宫。

三山不觉去人远,安期羡门宜相从。

骖鸾驾鹤太多事,但欲御气游无穷。

(0)

颂古二十八首·其十二

生死有无佛,虚名如电拂。

俊鹞博天飞,不打篱边鹘。

无欠无馀若太虚,不知谁解强名模。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四

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元正启祚,万汇发生。

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两段不同,收归上科。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九

以字不成八字非,烁迦罗眼不能窥。

一毛头上重拈出,忿怒那吒失却威。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九五

雪颠未乾,秋波更寒。云门舌不短,百丈鼻犹酸。

心传一灯自光燄,口翻四海看波澜。

间关半世,经历百难。

报道头家休喝彩,而今双六已居盘。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