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客愁看云隐隐,居人惯听雨潺潺。
将军列塞屯千骑,刺史分符控百蛮。
万齿横斜江上石,四时层叠雾中山。
人耕细竹寒烟外,春在丛梅冻雪间。
征客愁看云隐隐,居人惯听雨潺潺。
将军列塞屯千骑,刺史分符控百蛮。
万齿横斜江上石,四时层叠雾中山。
人耕细竹寒烟外,春在丛梅冻雪间。
这首诗描绘了雅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征客愁看云隐隐,居人惯听雨潺潺”,以对比手法开篇,通过“征客”与“居人”的视角,展现了不同人群面对自然景象的不同心境。征客因旅途劳顿,面对云雾缭绕的景象难免生出愁绪;而居人则习惯了雨水的滋润,对潺潺的雨声习以为常。这一对比,既体现了雅州气候的湿润多雨,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颔联“将军列塞屯千骑,刺史分符控百蛮”,转而描绘了雅州的军事与政治面貌。将军驻守边塞,麾下千骑威武雄壮,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边防的稳固;刺史则负责地方治理,掌控百蛮之地,显示了地方官吏的权力与责任。这两句不仅展示了雅州的军事力量,也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颈联“万齿横斜江上石,四时层叠雾中山”,进一步描绘了雅州的自然景观。江上石块错落有致,仿佛万齿交错,展现出江流的壮丽与岩石的坚韧;山中云雾缭绕,四季更迭,层次分明,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尾联“人耕细竹寒烟外,春在丛梅冻雪间”,收束全诗,聚焦于人的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寒冷的烟雾之外,人们在细竹旁辛勤耕作,展现了农耕文化的坚韧与勤劳;而在严冬的雪地之中,丛梅依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春天的希望。这两句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线索,表达了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雅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
我游仙都观独峰,辙迹虽在车不通。
鼎湖望极几怊怅,怅无羽翮凌天风。
兹来乐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苍穹。
人言真人老聃裔,凿开洞府遗仙踪。
无人共登青云梯,跻攀伴我惟枯筇。
萦回约略三十里,踏遍万叠高巃嵷。
断崖泠泠落残雨,双石凛凛亭孤松。
却从山椒下谷口,石栏屈曲遮碧棕。
颇疑山高气凝凛,古来积雪今未融。
是谁玉斧妙镌斲,仙洞双辟惊神工。
岩深白日尚幽閟,别有石窍开天聪。
传闻峰头贮清泚,苔罅涓滴声冬珑。
奋身更与上虚阁,海山错立烟濛濛。
脚底千山行伏龙,手挥五弦俯冥鸿。
霜林摇落当玄冬,长啸一览万象空。
解衣寄宿旦过寮,魂梦亦堕冰壶中。
晓看日出沧海东,蜡炬百万烧天红。
眼高不数雁荡雄,行田下笑康乐公。
未能辟谷追仙翁,颇亦有意栖琳宫。
三山不觉去人远,安期羡门宜相从。
骖鸾驾鹤太多事,但欲御气游无穷。
《游白石岩》【宋·楼钥】我游仙都观独峰,辙迹虽在车不通。鼎湖望极几怊怅,怅无羽翮凌天风。兹来乐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苍穹。人言真人老聃裔,凿开洞府遗仙踪。无人共登青云梯,跻攀伴我惟枯筇。萦回约略三十里,踏遍万叠高巃嵷。断崖泠泠落残雨,双石凛凛亭孤松。却从山椒下谷口,石栏屈曲遮碧棕。颇疑山高气凝凛,古来积雪今未融。是谁玉斧妙镌斲,仙洞双辟惊神工。岩深白日尚幽閟,别有石窍开天聪。传闻峰头贮清泚,苔罅涓滴声冬珑。奋身更与上虚阁,海山错立烟濛濛。脚底千山行伏龙,手挥五弦俯冥鸿。霜林摇落当玄冬,长啸一览万象空。解衣寄宿旦过寮,魂梦亦堕冰壶中。晓看日出沧海东,蜡炬百万烧天红。眼高不数雁荡雄,行田下笑康乐公。未能辟谷追仙翁,颇亦有意栖琳宫。三山不觉去人远,安期羡门宜相从。骖鸾驾鹤太多事,但欲御气游无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yC3E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