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易太守题日本僧所作田庐图》
《为易太守题日本僧所作田庐图》全文
明 / 倪谦   形式: 古风

在昔寻仙闻祖龙,欲度弱水求瀛蓬。

徐生楼船载男女,沧溟远汎将焉穷。

海洲驻节不复返,至今有国扶桑东。

君民举国奉夷教,诗书亦沾邹鲁风。

圣人在御重柔远,梯航万里车书通。

来宾重译贡方物,授馆致饩恩优隆。

史臣笔底晓词翰,丹青绘事兼能工。

始知文化洽殊俗,意匠彷佛荆关踪。

礼曹郎官青琐客,溪藤数幅陈南宫。

召之放笔恣挥洒,风景写出江南同。

野桥百尺跨溪水,旗亭一簇依林丛。

长途策蹇过行旅,隔岸骑牛来牧童。

居民比屋事耕稼,郊原禾黍方芃芃。

岂其经行写所见,家山想是劳形容。

郎官出守分虎铜,携图谒我幽轩中。

为言此画非所重,以出远人聊见崇。

为君乘兴写长句,日华正照东窗红。

(0)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诗《为易太守题日本僧所作田庐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诗人的眼中,展现了日本的风土人情。首联以寻仙问道的历史传说开篇,引出对异域的向往。接着描述了徐生楼船载人渡海的壮举,暗示了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诗中提到的“海洲驻节”、“扶桑东国”暗指日本,表达了对当地人民信仰和文化的尊重,以及易太守治下接纳四方宾客的开放态度。诗人赞美了易太守的仁政,使得远方的风俗得以融合,同时也提及了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江南的景致。

画面中的细节一一展现,如野桥、溪水、旗亭、林丛,以及农耕生活和牧童的形象,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借此表达,画家并非仅为图面而作,而是将亲身经历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

最后,诗人表示这幅画并非仅为装饰,而是为了表达对海外友人的敬意,他兴致勃勃地写下这首诗,以日出东方的景象收尾,寓意着希望与友谊的升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异域风情,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赞赏。

作者介绍
倪谦

倪谦
朝代:明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人日

满地茸茸百草芽,青青知已到山家。

东风一夜吹窗雨,又得红梅两树花。

(0)

与成季弈棋

明月水声湍激,凉风山气高华。

棋罢不知时世,酒行无奈诗家。

(0)

十三日诵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之句成诗十首·其八

雨后乍晴时,春意满村落。

香处是梅花,青烟动林薄。

(0)

题贯时轩

柯叶贯四时,不为寒暑变。

理事俱到处,因之亦可见。

(0)

次韵伯皋至日

眼中林密更山深,昧昧从前直至今。

且与儿童誇好节,岂无交友话閒心。

繁霜似雪空疑画,尽日移时肯废吟。

欢喜有诗余半隐,遍游朝市却山林。

(0)

次韵陈肤仲又过铅山见寄兼怀真卿丈

海内师门复几人,书来善诱意循循。

休论用舍与斯世,试较仙凡隔彼尘。

是道渊渊书自若,相传本本话常新。

三山想像陈黄学,五马归来各素贫。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