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
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
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
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
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
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
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
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
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
感此发长喟,登临为低徊。
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
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
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
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
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
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
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
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
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
感此发长喟,登临为低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的《越王台怀古次南谷韵》。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越王台的追思与感慨,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深沉情感。
首句“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点明了越王台所在的位置,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曾在此地“钓龙”,留下了一段传奇。接下来,“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两句,通过“台空”、“龙逝”、“祠宇开”等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描绘了越王台如今的景象,剑履(象征权力)被灰尘掩盖,丹青(壁画)与荒苔交织,形象地展现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沧桑。
“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赞颂了越王勾践的才能与勇气,他“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接着,“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描述了勾践的功绩,包括封地、军队的壮大等。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则表现了勾践的影响力,他的威望远播四方,甚至影响到了更广阔的地区。“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是对勾践时代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勾践英雄气概的赞美。
最后,“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表达了对越王台及其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即使时光流转,仍有后人前来祭拜。而“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越王台及越王勾践事迹的回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夫子堂前柏树古,苍龙夭矫丹凤舞。
我来展拜仲春时,灵根翠黛心摩抚。
千年益寿异天封,四时嘉荫超新甫。
乔柯偃覆春复秋,霜皮磊落风还雨。
晻霭烟云衬鼎彝,逾历星霜侪石鼓,青青不改有神功,滋荣得所谢斤斧。
分行屹屹树丰碑,景仰宣圣鸿文垂。
万世师表祖题额,孝弟忠信人伦基。
昔年释奠曾奉命,今则讲学礼攸宜。
为人臣暨为人子,曲衷不遂空怆之。
凛承大位日兢惕,一勤莅政心孜孜。
羡尔栋梁之材堪予辅,坚贞秀拔起遐思。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
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
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馀閒力简编。
诗兴不知何处至,拈毫又觉韵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