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堂前柏树古,苍龙夭矫丹凤舞。
我来展拜仲春时,灵根翠黛心摩抚。
千年益寿异天封,四时嘉荫超新甫。
乔柯偃覆春复秋,霜皮磊落风还雨。
晻霭烟云衬鼎彝,逾历星霜侪石鼓,青青不改有神功,滋荣得所谢斤斧。
分行屹屹树丰碑,景仰宣圣鸿文垂。
万世师表祖题额,孝弟忠信人伦基。
昔年释奠曾奉命,今则讲学礼攸宜。
为人臣暨为人子,曲衷不遂空怆之。
凛承大位日兢惕,一勤莅政心孜孜。
羡尔栋梁之材堪予辅,坚贞秀拔起遐思。
夫子堂前柏树古,苍龙夭矫丹凤舞。
我来展拜仲春时,灵根翠黛心摩抚。
千年益寿异天封,四时嘉荫超新甫。
乔柯偃覆春复秋,霜皮磊落风还雨。
晻霭烟云衬鼎彝,逾历星霜侪石鼓,青青不改有神功,滋荣得所谢斤斧。
分行屹屹树丰碑,景仰宣圣鸿文垂。
万世师表祖题额,孝弟忠信人伦基。
昔年释奠曾奉命,今则讲学礼攸宜。
为人臣暨为人子,曲衷不遂空怆之。
凛承大位日兢惕,一勤莅政心孜孜。
羡尔栋梁之材堪予辅,坚贞秀拔起遐思。
这首诗是清朝皇帝旻宁(道光帝)所作的《至圣庙古柏歌》,他以古柏为载体,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教义的敬仰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夫子堂前的古老柏树——苍龙般盘旋、丹凤般翩翩,象征着孔子的智慧与德行犹如神明庇护。诗人感叹古柏千年益寿,四季常青,象征儒家教化永续不衰。
诗人将古柏与历史长河中的石鼓、星霜相提并论,赞美其坚韧不屈,青翠依旧,体现了神妙的自然之力和孔子精神的永恒。古柏被视为教育的丰碑,是万世师表的象征,也是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的基础。诗人回忆自己曾参与释奠孔子的礼仪,如今则更应重视讲学,履行为人臣和为人子的职责,内心充满感慨。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古柏作为栋梁之材的羡慕,希望自己能效仿其坚贞秀拔的精神,勤奋执政,成为国家的支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充分展现了对孔子的崇敬和对自身责任的庄重态度。
正德九载春,开岁始十日。
青天忽闻雷,远近惊辟易。
雷声甫云收,大雪忽盈尺。
连阴二月中,节候过惊蛰。
春分晴复雨,雨后雪仍积。
柳条压将摧,梅萼冻全坼。
园林诸草树,勾萌吐仍郁。
颇闻春秋书,又览月令说。
从来天人际,茫昧固难诘。
寄语傅岩翁,谁欤秉调燮。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
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
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
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
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
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
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
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