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
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
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这首诗是王绩在隋末唐初时期创作的,名为《赠学仙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术的意境。
“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为了寻找仙草和寻访仙师,不惜远行,跨越重重障碍。这里的“层城”和“海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求道的心志及其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仙境的景象,“玉壶”、“金阙”都是用来比喻仙界中的器物和建筑,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仙人的追问和自己作为道士尚未归家的感慨。这里的“仙人”代表着诗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道士未还家”则透露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这两句中的“彭泽意”可能是指某种深奥难懂的道学思想或修炼方法,“更觅步兵那”则是在说诗人对于这些深奥知识和技巧的不断追寻。
“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材料,以制作道家中的丹药。这里的“春酿”、“秋杯”分别指春天酿造用以松叶为原料的酒,以及秋天用菊花浸泡的饮品,这些都是道教修炼过程中常见的物品。
“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与同道之士相遇时更愿意选择饮酒以至醉倒,而不是去学习制造那些复杂且可能危险的丹药。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修炼过程中某些繁复和风险较高行为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道学和超脱世俗的心愿。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修炼过程中某些繁复之法的质疑和选择。在语言上,王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深远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