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
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
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这首元代诗人任士林的《八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对月的感慨与思绪。诗中以“客路惜年年”开篇,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中秋月自圆”,点明时令,以满月象征团圆,而诗人却不能与家人共享此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两句,诗人将情感聚焦于亲情的缺失,虽然身边有儿女相伴,但无法与兄弟一同赏月,这种对比更显孤独。接下来,“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老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妥协。
最后,“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两句,诗人面对清冷的月影,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质朴,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鴳,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金丹大药人人有。要须是、心传口授。
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只为离无寻坎有。
移却南宸回北斗。好笑。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
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
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知否。
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
鄱阳江头逢道人,昔我先子游从亲。
口诵先子诗,别来三十春。
我悲不忍听,泫然泪沾巾。
道人见我少小日,嗟我老大空埃尘。
我谓道人言,姑愿有所陈。
公孙希世董生逐,子贡结驷原宪贫。
伯夷采薇避周粟,许由洗耳为尧民。
道虽有用舍,天实为屈伸。
子诚空门士,胡为甘隐沦。
迩来拔士到屠贩,圈牢往往生麒麟。
延英赐对不膜拜,下视罗什来姚秦。
方袍骑马使绝域,贺兰山前无缙绅。
如子固不羁,何不自化青云身。
今我迂疏不知返,悠悠如海空迷津。
无钱买山庐峰下,行欲东来长水滨。
子如厌世欲已矣,来寄瓶锡为吾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