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不如稻粱,衣锦不如故乡。
道远思归,壹郁徬徨。欲济河无梁,欲行车无脂。
北首太行山,员辐将安之。
肉食不如稻粱,衣锦不如故乡。
道远思归,壹郁徬徨。欲济河无梁,欲行车无脂。
北首太行山,员辐将安之。
这首诗《悲歌》是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通过对比“肉食”与“稻粱”,“衣锦”与“故乡”的价值,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肉食不如稻粱,衣锦不如故乡”以物质享受与精神归宿进行对比,强调了故乡对于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价值远超物质财富。接着,“道远思归,壹郁徬徨”描绘出诗人因路途遥远而思乡心切,内心充满忧郁与彷徨的状态。
“欲济河无梁,欲行车无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故乡却面临重重困难的无奈与无助。最后,“北首太行山,员辐将安之”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面对北方的太行山脉,似乎连前行的道路都找不到,隐喻着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现实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挣扎,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表达。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
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
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
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
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傍酒垆边。
夜檐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