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傍酒垆边。
夜檐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傍酒垆边。
夜檐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小圃逢春》,描绘了诗人于小园中度过春天的情景。首句“随分亭栏亦弄妍”写出了诗人随意欣赏园中景色,即使是最简单的亭栏也显现出春天的美丽。次句“不妨闲傍酒垆边”则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愿意在酒家附近闲逛的心情。
“夜檐静透花间月”描绘了夜晚月光透过花丛洒在屋檐上的宁静画面,而“昼户晴生竹外烟”则展现了白天晴朗时竹林外升腾的轻烟,动静结合,富有诗意。诗人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于随性而为,“事到悟来全偶尔”,一切顺其自然,享受悠闲时光。
“天教闲去岂徒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感激,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恩赐,而非空虚无物。“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以“壶中日月”象征时间在园中流逝,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在这里尽情享受了十二年的美好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荆溪四面四无山,不是荒林即野田。
忽有石崖天半出,飞泉落处稍人烟。
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
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
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
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
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
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
忽逢两苍虯,争此一照乘。
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
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
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
崎岖从此始,辛苦何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