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射雉儿》
《射雉儿》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射雉庚宗东,射雉庚宗西。

朝出不俟日,薄莫且未归。

贱子何苦辛,贱子初不痴。

寡母应给使,灶下无山妻。

野禽当家味,木末无啼鸡。

委身豺虎丛,不死为至怡。

使君西北来,自言归自齐。

了非平生亲,一语云汉低。

前车载以母,后车载以儿。

裂我腰下裤,绣错锦障泥。

毁我箭上镞,刻镂金月题。

凤皇自高翔,谁云藉雉媒。

富贵具本根,偶为君所施。

磨刀不伤手,顽铁羞钝材。

酿酒不醉客,曲糵坐味漓。

报君君上天,谢我当不訾。

(0)
鉴赏

这首诗《射雉儿》是清代诗人李锴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少年在射雉(猎鸟)过程中的艰辛生活和遭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与无奈。

首句“射雉庚宗东,射雉庚宗西”,点明了射雉活动的地点,暗示了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接着,“朝出不俟日,薄莫且未归”描述了少年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辛勤劳动。

“贱子何苦辛,贱子初不痴”表达了对少年的同情,认为他并非愚笨,而是生活所迫。接下来的几句“寡母应给使,灶下无山妻”揭示了少年家庭的贫困,母亲可能因劳作而疲惫,家中甚至没有妻子的踪影,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艰难。

“野禽当家味,木末无啼鸡”描绘了少年以野禽为食的场景,侧面反映了生活的贫困。而“委身豺虎丛,不死为至怡”则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少年在恶劣环境中求生的不易。

“使君西北来,自言归自齐”转而描述了一个外来者的出现,他声称来自齐地,可能带来了一些改变或希望。然而,“了非平生亲,一语云汉低”表明这个人并非真正的亲人,只是偶然相遇,带来的影响有限。

“前车载以母,后车载以儿”描述了外来者带着少年的母亲和孩子离开的情景,可能意味着他们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机会。但“裂我腰下裤,绣错锦障泥。毁我箭上镞,刻镂金月题”则揭露了外来者利用少年的物品,甚至可能剥削了他们的财物。

“凤皇自高翔,谁云藉雉媒”用凤凰高飞比喻自由与希望,暗指少年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而“富贵具本根,偶为君所施”则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指出财富与地位并非偶然得来。

“磨刀不伤手,顽铁羞钝材。酿酒不醉客,曲糵坐味漓”通过类比,说明了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最后,“报君君上天,谢我当不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抗争,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射雉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努力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感秋

烟火四邻□,蛩声孤馆幽。

人闲知永夜,月白见高秋。

风露惊华发,关河忆壮游。

吾年已如此,素志祗堪羞。

(0)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其三

千里驱驰出为人,颜容消瘦老于真。

食轮转后无馀事,莫学诸方转法轮。

(0)

题刘道子画果·其二荔枝

岭南荔子似闽中,写出累累锦一丛。

记得高凉当日事,两株斜映小窗红。

(0)

子夜歌·其四

锦帐覆雕床,银钩宛相向。

何时得见郎,钩起合欢帐。

(0)

宿云窝赠陈司马

清溪九曲即蓬壶,何用遥寻五岳图。

幽壑半开新净室,秘书还看旧阴符。

鹓鸾班里多年别,鸡犬云中几日驱。

重住云窝缘不偶,前身或恐是丹枢。

(0)

南游八首·其七

佛子金身三丈五,袒肩垂手观下去。

莫怪当年著眼高,等閒岂识群生苦。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