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精研一妄心,更随三业杀盗淫。
身心不是闲家具,前箭犹轻后箭深。
七处精研一妄心,更随三业杀盗淫。
身心不是闲家具,前箭犹轻后箭深。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颂古二十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观念。"七处精研一妄心"表达了修行者对七种烦恼根源(贪、嗔、痴、慢、疑、恶见、邪见)的深入剖析和专注,将重点放在消除妄想之心上。"更随三业杀盗淫"则指修行者要戒除杀生、偷盗和淫欲这三种不道德的行为,以净化身心。
"身心不是闲家具"运用比喻,强调人的身心并非可以随意放置或闲置的物品,而是需要精心管理和修炼的对象。"前箭犹轻后箭深"进一步深化这个观点,将过去的错误比作射出的箭,虽然可能较轻,但累积起来的后果(即后箭)更为严重,暗示修行者应警惕并不断改正过去的过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去除业障,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剑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垄。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釭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