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寿杖为罗进士父赋》
《灵寿杖为罗进士父赋》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尝闻灵寿杖,似竹还非竹。

天然合尺度,而自有节目。

汉庭赐孔光,不称三公服。

今归罗隐君,始脱泥涂辱。

暂曳过崆峒,终携入盘谷。

扶颠与持危,要不藉僮㒒。

赤藤苦不坚,桃竹颇类俗。

草木若有知,安能不羞缩。

但恐君力强,弃置倚墙屋。

蛟螭见光怪,雷电时相逐。

(0)
鉴赏

这首诗以“灵寿杖”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的赞美之情。诗中将灵寿杖比作竹,既非竹又似竹,象征着罗进士父亲虽出身平凡,却拥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中提到汉庭赐予孔光的灵寿杖,暗示罗进士父亲虽未被朝廷重用,但其内在的品性如同灵寿杖一般,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诗中“不称三公服”一句,暗指罗进士父亲虽未达到高位,但其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远超世俗之流。“今归罗隐君,始脱泥涂辱”,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赞扬。

“暂曳过崆峒,终携入盘谷”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罗进士父亲在仕途上或许有过短暂的浮华,但最终选择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如同灵寿杖一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扶颠与持危,要不藉僮㒒”则进一步赞扬了罗进士父亲在困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稳定局势,保护他人,这种高尚的品德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展现出来。

最后,“赤藤苦不坚,桃竹颇类俗”通过对比,强调了灵寿杖的独特之处,即其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正如罗进士父亲的品格一样。而“草木若有知,安能不羞缩”一句,则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仿佛连自然界中的植物都为之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灵寿杖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淡泊名利、坚守正道生活态度的钦佩。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百香诗·其八十二初夏

深院沉沉午漏长,画栏西畔看鸳鸯。

小池水满薰风细,已有新荷一叶香。

(0)

镇海楼

独立危城城上楼,层层遥接大荒秋。

三条江色来千里,四面山光尽十洲。

东海鸡鸣红日拥,南溟鹏徙白云流。

试观百粤声名盛,离火文明贯斗牛。

(0)

少年行

千金宝刀红玉弝,绣鞍蹴踏长楸下。

扬鞭不避执金吾,横过禁园矜善射。

自云生长金张门,意气雄豪那可论。

小时便食天家粟,曾向长杨奉至尊。

陇西老将七十战,绝域刭身空浩叹。

羡君不识兜与鍪,褓中骨相当封侯。

(0)

春日送张梅庄之维扬二首·其二

挂帆暮霭指维扬,渡口分飞各一方。

一苇不从张仲去,思随飞絮绕雷塘。

(0)

登华山三首·其一

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

(0)

阿玉

阿玉殊堪忆,春来见面稀。

去年方解语,临别一牵衣。

卤井黄沙路,潮滩白板扉。

昨逢邻曲道,日日望予归。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