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暮霭指维扬,渡口分飞各一方。
一苇不从张仲去,思随飞絮绕雷塘。
挂帆暮霭指维扬,渡口分飞各一方。
一苇不从张仲去,思随飞絮绕雷塘。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挂帆暮霭指维扬”,以“挂帆”和“暮霭”营造出一种即将启程的氛围,而“指维扬”则点明了目的地,维扬即扬州,古人常以扬州作为江南繁华之地的象征。次句“渡口分飞各一方”,写出了送别时的场景,两人在渡口分别,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第三句“一苇不从张仲去”,这里“一苇”可能是指一种轻便的小船,也暗含着一种简朴或孤独的意味。“张仲”可能是友人的名字,或者是对友人的尊称。这句话通过“一苇”和“不从”表达了一种遗憾或不舍的情感,暗示了友人独自远行,而自己未能同行的失落。
最后一句“思随飞絮绕雷塘”,将思绪比作随风飘荡的飞絮,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情的无处不在。雷塘,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但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这句话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这份思念如同飞絮般轻盈却无处不在的特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离愁,以及对友情的深刻体悟。
茂叔独爱莲,渊明独爱菊。
莲为名君子,菊为供幽独。
何如仙人桃,花灼实亦馥。
古有木帝精,蟠山三见熟。
主人海滨居,种之满山曲。
的皪陋河阳,纷披成绮褥。
结实仍累累,尽醉韶华足。
持以啖阿母,百岁颜如玉。
亦悟树人理,成蹊光前躅。
朅来厌纷嚣,梦寐山中屋。
托兴在丹青,开卷霞夺目。
不是避秦时,宁问武陵澳。
金马且陆沉,神游亦可掬。
再种菊与莲,时时春更簇。
他日赋归来,纫荷以为服。
或餐英与实,轻身挂仙箓。
不则延良友,花间醉醽醁。
我亦倦游人,求羊或不辱。
欲鼓山阴棹,开径待趢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