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白草路盘盘,却忆仙家倚石栏。
落日疏烟秋色好,玉清阁上几回看。
荒山白草路盘盘,却忆仙家倚石栏。
落日疏烟秋色好,玉清阁上几回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于明月山中的独特感受。首句“荒山白草路盘盘”,以“荒山”和“白草”勾勒出山的荒凉与草的稀疏,而“路盘盘”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蜿蜒,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
接着,“却忆仙家倚石栏”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传说中的仙境,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家倚靠石栏的情境中,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由现实到想象的过渡,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落日疏烟秋色好,玉清阁上几回看”则是对黄昏时分景色的细腻描绘。夕阳西下,烟雾缭绕,秋色宜人,诗人多次登临玉清阁,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反复品味与欣赏,体现了其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山、白草、落日、烟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思意味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桃花开也未,有酥雨微晴,烂熏春醉。
何须倾绿蚁,弄嫩柳莺背。
黄醅香腻,綵衣新试,更昨岁、兰开双穗。
此芳辰不乐,何如尘世,原同儿戏。
曾记牡丹月下,琴轩春早,笑歌声沸。
年华弹指,渐两鬓,霜华缀。
看江山,一晌蜃楼闪烁,烟波杳霭无际。
只壶公壸里,韶光一色,彤云多丽。
多幸烟和,无妨风细,袅袅自怜春软。
娇小甚、鹅黄绽处,但一叶两叶初剪。
拚多情、拖逗波光,映岸侧、镜影苔茸深浅。
总冉冉相依,摇摇不定,约约匀匀低转。
不问花期今近远。只着意韶华,殷勤欲绾。
忍微寒、待莺已久,向落日、藏鸦不惯。
定谁知、无限柔情,对残月晓风,翠眉难展。
只片晌停凝,经时荡漾,独自来回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