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自昔有闲人,不独巢由作外臣。
圣宋每容求退士,名公多得自由身。
年将六十仍衰病,才乏锱铢过忝尘。
若待挂冠年事至,伊谁尽得七旬春。
清时自昔有闲人,不独巢由作外臣。
圣宋每容求退士,名公多得自由身。
年将六十仍衰病,才乏锱铢过忝尘。
若待挂冠年事至,伊谁尽得七旬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题为《谢刘学录惠诗》。诗中表达的是对清平盛世中退休之人的赞赏和感慨。首句“清时自昔有闲人”,点明了在太平盛世,有一些人选择淡泊名利,过着悠闲的生活。诗人提到巢父与许由,他们是古代的隐逸高士,以此来象征那些自愿退出官场的人。
接下来的“不独巢由作外臣”进一步强调,这种选择并非仅限于巢父和许由,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圣宋每容求退士,名公多得自由身”则赞扬宋朝宽容的态度,允许有才能的人主动请求退隐,让他们能够享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人接着感慨自己的境况,“年将六十仍衰病,才乏锱铢过忝尘”,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且身体衰弱,但仍感到才疏学浅,未能做出更多贡献的谦逊之情。最后两句“若待挂冠年事至,伊谁尽得七旬春”以假设的方式,设想如果等到真正退休的年龄,恐怕难以享受到完整的七十个春天,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宋朝时期士人对于退隐生活的理想和现实考量,展现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阶段的深沉思考。
游子追险绝,造物秘灵境。
始下九仙麓,槛出书库顶。
诘曲席牛涔,溪回觉道永。
稍出石门隘,已怖风色猛。
湍瀑会群壑,硖角刷诸岭。
北汇二龙潭,上者为天井。
束练百丈悬,扶云双塔迥。
势挟河汉落,气浸毛发冷。
环峰作藻干,圆亭绝繘绠。
俯崖窥半壁,阴鉴洞内景。
相传是海眼,地底通溟涬。
有时沃骄阳,霖雨应祷请。
沈牲终不受,澹瀩涵宁静。
适来惊渊潜,殷雷晨一警。
岂谓感鬼神,兹游固多幸。
西晖余照曜,延伫惜俄顷。
吾家连理枝,恰符燕桂数。
伯仲早云殂,三人相依附。
飘梗过半生,频年不一遇。
垂老更相怜,郁陶凭谁诉。
游子从外来,惊愕频谛顾。
喜极翻成悲,相看俱迟暮。
有酒即我醑,无酒即我酤。
鹤发老弟兄,悦爱胜童孺。
目前致足乐,莫任韶光赴。
珍重此残年,连床话情愫。
种树添新荫,先当培其根。
疏泉资灌溉,先当裕其源。
少师勤学殖,呈材依禁垣。
汲深藉修绠,下笔文澜翻。
承明自献纳,公望群所尊。
御赐飞白书,中有至道存。
松贞泉比洁,宝之重玙璠。
赞皇平泉记,温公独乐园。
何如此清华,天语含春温。
忆我追陪日,直舍邻高轩。
文漪频挹注,美植长滋繁,披图感今昔,遗韵犹堪论。
既以惠来学,复此垂后昆。
始知余庆在,世业皆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