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初四日小雨后游步水边》
《七月初四日小雨后游步水边》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雨止林叶净,游步喜川平。

停午众阴寂,山高一蝉鸣。

境静道心熟,世疏尘虑轻。

凉飙飒已至,自适羲皇情。

(0)
翻译
雨后的树林叶子干净,漫步欣赏平坦的河川让我欣喜。
中午时分,各种阴凉寂静,只有山顶上传来一声蝉鸣。
环境宁静,内心修行更加深厚,身处世外,尘世忧虑自然减轻。
凉风已经悄然吹来,这让我感受到远古伏羲时代的自在心情。
注释
雨止:雨停。
林叶:树叶。
净:干净。
游步:漫步。
喜:欢喜。
川平:河川平坦。
停午:正午。
众阴:各种阴凉。
寂:寂静。
山高:山顶。
一蝉鸣:一只蝉鸣叫。
境静:环境宁静。
道心:内心修行。
熟:深厚。
世疏:身处世外。
尘虑:尘世忧虑。
凉飙:凉风。
飒已至:已经吹来。
自适:感到自在。
羲皇:伏羲时代。
情: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清新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开篇“雨止林叶净,游步喜川平”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图画。雨水洗净了尘埃,使得林间的叶子更加鲜绿,空气也变得清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心情喜悦,因为川流变得平缓而宁静。

紧接着,“停午众阴寂,山高一蝉鸣”两句,则将时间定格在了午后,一切都归于沉寂。山势拔高,而唯一打破寂静的,是那偶尔传来的蝉鸣声,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诗中的“境静道心熟,世疏尘虑轻”几句,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对佛道之学有了更深的领悟和体验。外界的喧嚣与烦恼,都被这一片清净所洗涤,让内心变得更加澄明。

最后,“凉飙飒已至,自适羲皇情”两句,则是对气候变化的感受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凉风轻拂而来,是那秋意渐浓的先兆;“自适羲皇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超然物外、顺应自然之道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在雨后清新环境中的内心感受与哲思。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侃老舍天宁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其二

飞锡真游戏,论诗解往还。

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

绿竹静无语,白云长自閒。

赵州应路滑,无复叹间关。

(0)

天宁寺有白石曰卞山脚石上多名公题识

隐隐来岗续,沈沈土脉萦。

一峰庭下立,十里地中行。

石脚犹依佛,山腰恰近城。

摩挲嗟岁月,风雨几题名。

(0)

重湖

夷犹画舫入重湖,野蝶閒鸥自笑呼。

踏遍北园桃李径,又寻芳草到南郛。

(0)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四

一去重来发已星,八年归老卧漳滨。

似曾相识满天下,不信怜渠未有人。

(0)

石松子

壳坚于石,色白于雪。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遍广博,吾欲令此仁取之不竭。

家家具足,可采可撷。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涸。

(0)

木兰花/玉楼春·其一十梅未开

一枝和露珍珠贯。月下回来寻几遍。

今朝忽见数枝开,未有十分如待伴。

新妆不比徐妃面。雪艳冰姿寒欲颤。

外边多少扫春人,春信莫教容易断。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