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四》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四》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去重来发已星,八年归老卧漳滨。

似曾相识满天下,不信怜渠未有人。

(0)
翻译
离开后再回来时已是白发苍苍
八年之后我老矣,只能在漳滨之地安度晚年
注释
一去:离开。
重来:再次返回。
发已星:形容头发斑白如星点。
八年:八年时间。
归老:回到家乡养老。
卧漳滨:居住在漳滨这个地方。
似曾相识:仿佛曾经见过面。
满天下:遍布天下各地。
不信:难以置信。
怜渠:怜悯他,此处指诗人自己。
未有人:没有人能理解或同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中的第四首。袁说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人物形象。"一去重来发已星",通过"发已星"这一意象,暗示了主人公离家已久,岁月如梭,白发已生,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慨。"八年归老卧漳滨"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最终老迈归乡,只能在漳滨之地度过余生的境况。

"似曾相识满天下"表达了主人公对人世沧桑的感叹,他感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如今遍布天下,但人事已非,物是人非,充满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寂寥感。"不信怜渠未有人"则流露出主人公对自己是否还有被理解和怜悯的疑问,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展闻人先生墓

免魄何年掩少微,裴回马鬣涕频挥。

十年灯火人何在,一代文章事已非。

衰草含烟天漠漠,空林落叶雨霏霏。

伤情更有山阳笛,吹彻梅花未忍归。

(0)

题鞠隐堂卷

玉雪为颜白发鲜,儿孙满眼见曾玄。

彩衣献寿三春酒,黄菊当期九月筵。

天上蟠桃今已熟,堂阴萱草故争妍。

丹青解写名门德,留取家声奕世传。

(0)

七月十有一日寓馆暂移,是夜梦家父有诗云:“移书别西舍,有梦到云林。树远风难至,窗虚月入深。生徒能夜读,朋友肯来寻。呼得邻家酒,孤斟慰客心。”明日用此韵送吕尊师

越中开道院,种竹已成林。

远路诗篇积,离筵酒盏深。

海潮三万里,月晕一千寻。

同是殊乡客,何堪送别心。

(0)

送吕尊师墨

客窗学帖费秋灯,流转尘沙空复情。

尚有囊中残墨在,今年分赠吕先生。

(0)

吕尊师画三茅观梅藤为图号曰二老走笔赋之

三茅观头老梅树,梅边更有长藤古。

谁持此画江西来,大瀛海中吕道士。

藤枯一似蛟龙县,梅瘦饱受冰霜缠。

柯支不逐浮世换,根柢直与扶桑连。

传闻茅盈亲手植,坐使草木皆成仙。

宋朝渡江一百年,世人不到吴山巅。

岂知二物阅兴废,及见渤澥成桑田。

战争揖让等黄土,展卷血泪何涟涟。

(0)

送程朋游华盖山

吾郡紫玄洞,程生远游遨。

别怀不可写,听我哀弦操。

兹山东南胜,秀色凌空高。

细路积霜雪,长林带湍涛。

天雷震汹汹,飞瀑鸣滔滔。

文豹昼深伏,穷猿夜嗷嘈。

行行发犹咏,陟险无乃劳。

昔绕洞空脚,天风入衣袍。

王乔不可见,使我心忉忉。

余本尚疏放,夙志思林皋。

何当绝埃壒,高举乘鲸鳌。

颉颃飞霞佩,不必烦圭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